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节 经典文本阅读(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33]“或虎变”二句:变,发怒。扰,驯服。见,同“现”。澜,涣散。此处的虎和龙喻文的根本,兽和鸟喻文的枝叶。

[34]“或妥帖”二句:造词遣句,有时很容易就安排妥帖,有时却前后抵触,无法安稳。易施,易于施展驱遣。岨峿(jǔyǔ),互相抵触。

[35]“罄澄心”二句:尽量将心思澄静下来专心思考,将许多想法组织起来进行创作。罄,尽。澄心,指文思从想象中收回来以便于思考。凝思,精神集中。眇,尽。为言,说出来,即写作。

[36]“笼天地”二句:天地虽大,可以概括在文学作品的形象之中;万物虽多,可以驱使于作者的笔下。笼,笼罩,包有。形,指形象。挫,挫折,引申为驾驭之意。

[37]“始踯躅”二句:开始时踌躇不定,难以表达;到最后却酣畅流利,倾泻而出。踯躅(zhízhú),徘徊不前。燥吻,焦躁的嘴唇。古人写文章多用吟咏之法,故弄得口干舌燥。流离,同“流利”,指文辞流畅而华美。濡翰,饱蘸墨汁的笔。濡,浸湿。翰,笔。

[38]“理扶质”二句:文章的思想内容像树干那样立起来,而文辞如同繁茂的枝叶花果附在树干之上。理,事理,喻文章的思想。扶,扶持,树立。质,根本,主干。文,文采,文辞。垂条,垂挂在树干上的枝条。繁,指树上的花和果。

[39]“信情貌”二句:真正做到了感情和外貌相符,每一次感情的变化就必然会在容颜上表现出来。说明文章思想内容和形式应互相统一,如果思想内容有了变化,形式、文辞也应该随之变化。信,真正,确实。

[40]“思涉乐”二句:思想感情一涉及快乐的事,一定会发笑;当叙说悲哀的事情时,又会不知不觉地哀叹。

[41]“或操觚”二句:有时下笔成文,毫不费力;有时文思迟钝,含着笔思绪茫然。操觚(gū),写文章。觚,古代写字用的木板。率尔,轻率,此引申为不假思索。毫,笔。邈然,杳远的样子。

[42]“伊兹事”二句:创作这件事的确使人快乐,圣贤本来都非常钦佩。伊,发语词。兹事,这件事,指创作。固,本来。钦,钦佩。

[43]“课虚无”二句:通过虚构和想象产生有形有声的文学作品。课,试。虚无,抽象的。责,求。有,实在的。寂寞,寂静。

[44]“函绵邈”二句:将辽远广大的事物包含在篇章之中,将浩大繁多的东西从心中道出。函,同“含”,包有。绵邈,指辽远广大。尺素,一尺大的篇幅。素,古人书写用的绫绢。滂沛,形容浩大而繁盛。寸心,指心中,心里。

[45]“言恢之”二句:文思越写越开阔,越想越深刻。言,文句。恢,扩大。按,考察,研究。逾,更加。

[46]“播芳蕤”二句:如芳香的花草那样香气馥郁,如青枝柔条那样葱茏茂盛。

[47]“粲风飞”二句:行文畅达时,文辞不但华美,而且文思疾如风起云涌。粲,光明华美。猋,同“飙”,疾风。郁,浓郁。翰林,指文坛。

[48]“体有”二句:文体有多种不同,事物也庞杂多变难以衡量。万殊,多种不同。量,统一衡量的标准。

[49]“纷纭”二句:事物杂多而又变化迅疾,形象难以描摹表述。挥霍,疾,言变化之快。状,陈述或描摹。

[50]“辞程才”二句:文辞要尽其才而发挥作用,文意要掌握要领而做出安排。程,显示,呈现。效,发挥。伎,技巧,技艺。意,文意。司契,掌握要领。司,掌握。契,证券,契约。为匠,施工进行,比喻安排操作。

[51]“在有无”二句:无论文意是具体还是抽象,只要看准了都应勉力寻找恰当的文辞来表达;无论遇到文意是深是浅,只要正确都应大胆地表现出来。当,妥当,正确。不让,不回避。在,察。有,具体的。无,抽象的。黾勉(mǐnmiǎn),勉力。

[52]“虽离方”二句:即使脱离了一定的创作格式,但在表现事物时,也一定要穷形尽相。遁,离。方、员,规矩。员,通“圆”。期,期望,务必。穷形而尽相,穷尽事物的形象。

[53]“故夫”二句:因此炫耀辞藻的人崇尚文辞的奢华,重视文章内容的人看重内容的精当。夸目者,好炫耀辞藻的人。惬心者,注重文章内容的人。惬心,切合心意。

[54]“言穷者”二句:讲究穷形尽相的人,在表达的形式上不受阻碍;追求文章通达的人,只求文章的内容放旷不拘。言、论,主张,讲究。唯旷,只求文章的内容放旷。

[55]“诗缘情”二句:诗因情而生,要文辞精美,赋铺写事物,要清楚明确。

[56]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碑要求文与质相符,诔要求感情缠绵,文辞凄切。碑,文体的一种,刻石以记功之文。披,披露,发表。相质,与质相称。诔,哀悼之文。

[57]“铭博约”二句:铭记述功德,要求文意丰富,文辞简约,温和雅润。箴讥刺得失,应该抑扬顿挫,清新壮健。铭,文体的一种,多刻于器物之上记述事实和功德。箴,文体的一种,用以讥刺得失。

[58]“颂优游”二句:用来歌功颂德的颂,应该内容丰富,文辞华茂。评论是非的论,应该精深入微,明朗畅达。优游,从容宽裕,引申为丰富。彬蔚,文采华茂。

[59]“奏平彻”二句:奏文是向君主陈述事情的,内容要平正透彻,文辞要从容得体。说是用来辩论说理的,内容要清楚明白,文辞要变化多端。闲雅,同“娴雅”,本形容举止文雅,此指文辞文雅得体。炜晔(wěiyè),光明,此指明显。谲诳,欺诈骗人,此指变化多端,有说服力。

[60]“虽区分”二句:虽然区分了各种文体,但都要求禁止邪恶,控制放纵。禁邪,禁止邪恶的内容。制放,控制而不使放纵。

[61]“要辞达”二句:要求词能达意,道理清楚明白,因此无须采用冗长的词句。辞达,文辞能完美地表达内容。理举,理全,即话说得明白,内容站得住脚。取,采取。

[62]“其为物”二句:文章需要表现的事物千姿百态,文章的体貌也经常变化。

[63]“其会意”二句:文章立意提倡灵活巧妙,遣词造句贵在华美艳丽。

[64]“暨音声”二句:至于文章语言的音律互相配合和谐,要像五颜六色的互相作用与配合。暨,及。迭代,互相更迭替代。五色,青、黄、赤、白、黑。

[65]“虽逝止”二句:声音的更迭是没有一定的,固然不易搭配得平稳妥帖。逝止,消逝和留下。无常,没有一定的常规。崎锜(qíyǐ),不平。便,稳。

[66]“苟达变”二句:如果通晓了“逝止无常”的变化规律,就像开泉引渠那样容易写作了。达变,通晓变化规律。识次,认识其变化的次序。

[67]“如失机”二句:写作时,如果不按照变化规律写作,一定会混乱颠倒。失机,不按照变化的规律。操末,舍本逐末。续,接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