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法和用例(第5页)
1。表限制语气(111例)
(74)其为人欲而寡慎,是必以事干知古,然臣未及问之耳。(《次柳氏旧闻》)
(75)异方之乐不入人心,秋蝉之声徒聒人耳。(《大唐新语》卷三)
2。表肯定、强调语气(84例)
(76)自叹今朝初得闻,始知孤负平生耳!(白居易《五弦弹-恶郑之夺雅也》)
(77)今若立魏王,始得安全耳!(《大唐新语》卷一)
(十八)而已
共98例。主要出现于陈述句,也可出现于感叹句、反诘句等,都表限制语气。
1。陈述句(83例)
(78)夕寝止求安,一衾而已矣。(白居易《把酒》)
(79)朝廷闻而愍之,薄贬而已。(《唐国史补》卷中)
2。感叹、反诘句(15例)
(80)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旧唐书·太宗本纪下》)
(81)岂惟翱一人而已?后之读前载者,亦必多为阁下惜之矣。(《唐摭言》卷六)
(十九)者
共339例。可以表提顿和假设语气,不过表假设语气的“者”以《敦煌变文集》为最多。
1。表提顿语气(244例)
(82)(刘子玄)屡辞载笔之官,欲罢记言之职者,正为此耳。(《大唐新语》卷九)
(83)我欲秉钧者,朅来与我偕。(李商隐《井泥四十韵》)
2。表假设语气(58例)
(84)若用兵者,使三者去,其何以战?(《大唐新语》卷四)——按:“三者”指“天、地、人”。
(85)陵自出来,唤左右曰:“吾今不死者,非壮士也!”(《敦煌变文·李陵变文》)
3。表祈使语气(37例)
(86)令诫约天下州府,应有逃亡户口,其赋税差科,不得摊配见(现)在人户上者。(《旧唐书·懿宗本纪》)
(87)九月十日后,得州牒云:“其僧等且委安存。如有过往日本国船,即任意东西者。”(《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二十)着(著)
共52例。表祈使和肯定、确认语气,主要见于《敦煌变文集》和《祖堂集》。
1。表祈使语气(49例)
(88)夜半子时,有四天门王唤太子:“太子休恋无明睡著,出家时至!”(《敦煌变文·悉达太子修道因缘》)
(89)师唤沙弥:“拽出这个死尸著。”(《祖堂集》卷十六)
2。肯定、确认语气(3例)
(90)恶业是门徒自造著,别人不肯与你入黄泉。(《敦煌变文·太子成道经》)
(91)经上分明亲说著,观音菩萨作仁王。(《敦煌变文·破魔变》)
(二十一)来
共57例。表事态和祈使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