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制订体能锻炼计划的依据与内容(第1页)
第一节制订体能锻炼计划的依据与内容
一、制订体能锻炼计划的依据
制订体能锻炼计划必须树立科学的态度。制订锻炼计划必须符合体能锻炼和学生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必须依据科学原理,将实现锻炼目标的需要与提供锻炼的主观条件、客观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锻炼目标
任何一种锻炼计划都是围绕着如何完成既定的锻炼目标而制订的。为使学生由起始状态向目标状态转移,就必须选择与设计最佳的通路,这一通路就是锻炼计划。所以,锻炼计划的制订必须考虑到实现目标的需要,而锻炼目标是在制订锻炼计划之前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体能的起始状态
学生的体能起始状态是确定锻炼目标的基础,是整个体能锻炼过程的出发点。为实现目标转移而制订的锻炼计划,只有符合学生体能的现实状态才能被学生接受,从而导致学生的体能产生明显变化。
(三)体能锻炼的客观规律
遵循体能锻炼过程的客观规律是科学化锻炼的本质特征。锻炼计划科学性的最主要表现就是遵循学生体能锻炼的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锻炼的成功。这些规律包括:锻炼生物适应的产生与变化规律;体能的发展规律;锻炼计划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规律;各种身体素质的特殊规律;锻炼过程的可控性与多变性规律等。
(四)组织实施体能锻炼的客观条件
必要的物质基础是进行有效体能锻炼的重要条件。因此,制订体能锻炼计划时还应考虑锻炼的场地、器材、仪器设备、营养条件及恢复条件等因素。
二、制订体能锻炼计划的内容
(一)制订体能锻炼计划的基本内容与流程
1。体能锻炼计划的基本内容
(1)对学生体能现实状态的诊断与评价;
(2)锻炼指标(远景的、阶段的、具体的指标);
(3)各锻炼过程的阶段划分和时间安排;
(4)各个锻炼时期、阶段的锻炼任务;
(5)各个锻炼阶段的目标完成情况检查(时间、形式指标等);
(6)各个锻炼阶段负荷的动态变化趋势;
(7)各锻炼过程的锻炼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与安排;
(8)各种锻炼方法、手段的负荷要求(量、强度、总负荷的节奏);
(9)各个锻炼阶段的恢复手段、措施;
(10)对锻炼过程的监测评定的内容、时间和标准。
上述10个要点是任何一个锻炼计划都必须包含的。
2。制订体能锻炼计划的流程
体能锻炼计划的制订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过程,因此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体能锻炼计划是一个由诸多环节构成的整体,各环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具体制订过程中也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图6-1)
图6-1体能锻炼计划制订程序的流程图
(二)制订体能锻炼计划的要求
1。体能锻炼计划制订的科学性
体能计划是控制锻炼过程的基础和标准,是系统锻炼的保证。
所以,在制订体能锻炼计划时体育教师必须重视对体能锻炼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同时与学生、科研人员密切联系,以保证锻炼计划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