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节 珍珠球的教学与训练方法(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三节珍珠球的教学与训练方法

珍珠球运动教学与训练方法是在不断发展中创新的,我们依据珍珠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将珍珠球运动的教学内容与训练方法作简单介绍。

一、水区队员教学内容

(一)水区队员移动技术

移动是队员在比赛中为了改变位置、方向、速度和争取高度所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的总称。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降低身体重心和用力蹬地;难点是蹬地的同时,腿的蹬伸与腰、髋的动作协调配合,控制好身体,以获得理想的起动、起跳、旋转和制动等位移变化。

常用教学手段:为了提高兴趣和练习积极性,多利用标志、障碍物结合攻防进行练习。一般按起动、跑、急停、转身、跨步或滑步、跳的顺序分别组合进行练习,并结合攻防练习,适当采用游戏和比赛等综合练习。

①集体进行基本站立姿势及各种移动练习,可边讲边练,讲练结合。

②集体在基本站立姿势下,听教师口令或看教师手势进行各种移动练习。

③两人一攻一守结合实际练习,进一步巩固提高动作质量。

④利用珍珠球球场上各种标志进行移动练习,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场上情况。

⑤利用各种障碍物进行移动练习,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合理运用。

⑥抛接球练习,持球向前上方抛起后,快速起动,接球急停转身,将球传回,依次进行。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①两脚开立的距离近,重心高,上体前倾过大。可反复强调动作要领,并以正确的示范动作指导学生的练习。

②开始移动时蹬地无力,腰腹灵活性差,动作速度跟不上。可有重点地讲解、示范蹬地动作及上体的配合动作,并在慢速练习中体会要领。

③移动时,手、脚配合不协调,重心上、下起伏。可在慢速练习中,体会手、脚配合动作,逐渐提高要求。

④不会合理地运用前脚掌蹬地,显得灵活性差、反应慢。可在慢速练习中体会前脚掌蹬地方法。

⑤急停触地时,不是以脚跟着地滚动到前脚掌,而是前脚掌触地,身体前倾,急停不稳。可先练跨步急停,再练跳步急停,并注意由慢到快逐渐提高要求。

(二)水区队员的运球技术

运球是持球队员用手连续按拍由地面反弹起来的球的动作,是珍珠球技术中很重要的一项基础技术,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战术配合及单兵攻击能力的提高。在水区双方运动员都是以控制球和支配球为主要争夺手段,以一对一为基本攻守对抗形式存在,因此对初学者来说,首先要尽快提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常用的运球方式有快速高、低运球,体前换手、不换手变向运球、转身变向运球,背后变向运球等。各种运球技术提高训练均可采用篮球运球训练手段来进行(可参见篮球教材运球技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手对球的控制能力,即控制好球的反弹高度、速度和角度,脚步移动的熟练程度和手脚的协调配合。

常用教学手段:原地至行进间,高、低变化,单手、换手变化,各种花式变化练习。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①运球时身体动作不协调,手与球的接触部位不正确。可讲解、示范运球技术动作要领,在慢速练习中体会正确动作。

②运球时低头,控制球的能力差。可采用在运球中喊出教师手指的数目或注视目标的方法,帮助克服低头运球错误。

③运球时不会合理地用身体保护球,容易被对方将球打掉。可讲解、示范运球时的身体动作及手臂的协调配合方法,在慢速练习中体会要领。

④运球变向、变速和转身时动作过大,有明显的翻腕动作。可强调正确的触球部位和身体动作,在慢速中体会动作,逐渐加快速度,提高水平。

(三)水区队员传、接球技术

传接球是珍珠球比赛中进攻队员之间有目的的转移球的方法,是实现战术、组织配合的纽带和桥梁,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基本技术。珍珠球体积小,传接球技术主要采用单手传、双手接的方式。传球时要求做到快速、隐蔽、及时、到位。常用的传球方式有单手胸前传球,单手低手勾手传球,单手肩上传球,单手体侧传球,单手反弹传球,单手推拨球、点拨球等。各种传、接球技术训练可采用篮球和手球的传接球技术训练方法(可参见篮球教材传球技术和手球教材传球技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传球技术的教学重点是利用前臂的伸摆和手腕、手指的力量作用于球的合理位置,迅速将球传出;难点是手法运用与手脚动作的配合,即蹬地、腰腹和手臂用力与腕、指的协调配合。接球技术的教学重点是伸臂迎球,手指触球即收臂后引,持球于胸腹前;难点是接球手法与手脚动作的配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