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节 学生体能发展的评价指标(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2。体脂成分

体脂成分的高低可以反映人的营养状况和体质水平。大量研究表明:体脂成分过少,说明营养不良或有某种疾病;相反,体脂成分过多,说明营养过剩或内分泌系统有疾病。瘦体重在体脂成分中具有主要作用,正常人体中,瘦体重多,也即运动系统发达,则人的体能就强。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不科学的营养卫生习惯,再加上缺乏体育锻炼,造成在中小学生中“肥胖儿”的比例大幅度上升,使整个中小学生的体能呈下降趋势。因此,对身体成分进行测定评价对学生体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给科学营养膳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对身体成分的测定通常可利用水下称重法和皮褶厚度法。

3。体形

体形是对人体某个阶段形态结构及组成成分的描述。人体体形受年龄、性别、营养、生活环境、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体形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

体形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个体的体能。体形通常分为三种类型:肥胖型、瘦长型、匀称型。肥胖型显然体力较差,故体能也弱,细长型无力。只有正常的体形才能表现出较高的体能。

4。身体姿势

身体姿势是人体各部分在空间的相对位置或存在于空间的状态。因为人体是个占有一定的空间、时间的实体,无论何时何地,人体各部分之间都保持着一定的相对位置,并与环境保持着一定的力学关系,从而表现为身体姿势。

通过对身体姿势的测评,可以了解青少年和儿童身体发育的一般情况,发现和纠正形态缺陷,促进人的体形和体态朝着完美的方向发展。

对身体姿势的测评通常又分为整体姿势测评和局部姿势测评(脊柱生理弯曲、胸廓形状、腿形、足形等)。不同姿势对人体的体能具有不同的影响。如:扁平足、O形腿不利于人体运动能力的发挥。

(二)身体生理机能水平

身体生理机能水平,即机体新陈代谢的功能以及各器官、系统的工作效能。它主要包括心血管机能(脉搏、血压等)、呼吸机能(肺活量、最大摄氧量等)等身体机能。

(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1。力量

①静力力量(握力、背力);②爆发力(纵跳、立定跳远);③肌肉耐力(引体向上)(大、中学校男生)、斜身引体(女生及小学男生)、双杠臂屈伸(10岁以上男生)、屈膝仰卧起坐(小学以上女生)。

2。速度素质

包括动作速度、反应速度、位移速度。

3。耐力

包括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

4。柔韧性

肩部、腿部、臂部、脚部等的柔韧性。

5。灵敏性

迅速、准确、协调地完成动作的能力。

6。运动感知机能

包括上肢定位机能、重量感知机能、用力感知机能、空间感知机能。

7。平衡性机能

包括静力性平衡机能、动力性平衡能力。

另外,评价指标体系中还有心理发育水平(学生健全心理素质、意志力)的指标,对特殊环境的适应能力(学生健康行为方式习惯、挫折承受力及遇险自救能力等)的指标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