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案头准备(第5页)
其他问题:许愿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被许愿人(同前)参与许愿的其他人还愿人和参与还愿的其他人(同前)还愿人的分工还愿使用物品及民间解释还愿用词有否经师帮助人员来源地区许愿和还愿起止时间与相隔周期还愿内容还愿祈祷的对象(神像、庙宇、碑文、房屋的某一方位、其他)是否显灵和怎么知道为家事、为“社”的事与为“村”事的比例为灾害与为求福的比例返回几次?
(四)村碑的民间解释
祈雨文与其他内容的比例灾害类型如何表达人员财产损失(庄稼、人口、动乱、土地、牲口)祈雨起止时间祈雨持续时间是否显灵表达显灵的方法(庄稼、人口、土地、牲口、安定)立碑时间县官其他官员乡绅社首村民(数量、姓氏)主要事件撰写人刻碑人显灵时间官方行为民间行为捐款使用经费参加村落参加“社”是否演戏其他仪式是否下雨是否刮风是否阴天是否庆祝
(五)当地水文记载资料和民间社会的实际情况
(六)水资源、水观念、水灾害、水利用与民间日常生活(以几个动态民居为个案)
十一社的耕地面积,水浇地、旱田、河滩地、山坡地、林地、荒地
十一社的井、渠、窖、缸、坝、水库的书面记载数字和实际数字(至少有八社和对比社、村的个案)
民居个案问卷设计:村民如何解释房屋结构的要害部位对防风、防洪部位的改造“社”的房屋分布图“村”的房屋分布图临时搭建的结构的用途据老百姓解释,哪些部分是原封不动的、哪些部分是后来改造的房屋取材与水资源的关系房屋位置与水的关系房顶覆盖物及其防御对象,覆盖物有无变化?村民如何解释房屋使用的时间反映房屋乡土特色的表面标志房屋某部位的利用与节水用水的习惯“社”的聚落和“村”的聚落离水源地的距离及其区别“社”的聚落和“村”的聚落离村碑的距离及其区别房屋通道与用水
这些问题大致有一个集中的内容,但在形式上是按照类目划分的,比较适合初步调查。
五、编制日程表
日程表,是田野作业者的作息时间表,与田野作业者施行调查计划是配套使用的。它把田野作业的搜集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时间化、把建立田野关系工作的日常化,把田野调查中的自我与他者成员共时化,在这一过程中,把完成田野作业任务的过程变成可视的现实。
日程表的体例:
(一)出发时间、集合点、旅行方式、进入状态方式
(二)食宿安排
(三)调查分工
(四)地方联系人与工作步骤
(五)搜集资料的方法、访谈对象与地点
(六)田野工作会议安排与主持人
(七)阶段性离开的时间和标志
日程表的具体描述不是一成不变的,兹以2001年正月陕西泾阳水象征文化调查日程表为例,说明日程表的内容一般都会在调查前后发生一些变化。
例三:调查前的日程安排
2001年正月陕西社火与水资源象征文化田野调查选点与问题设计
调查小组成员:[法]艾茉莉,董晓萍,研究生助手:李亚妮、杨亚锋。
田野调查类型:回访调查对比选例调查
调查时间:2001年1月31日—2月15日
日程安排时间:2001年1月20日
一、田野调查选点中的几个参考点
(一)泾阳县泾干镇南强村角门组(牛松林、牛松柏兄弟)
(二)云阳县蒋路乡阎家村姚家大队(刘德元老人)
(三)三原县鲁桥镇孟店堡东关村(师学让老人)
(四)户县大王镇兆伦村明代十八社社火(毛明玉老人,秦建明提供)
调查后的实际日程安排
陕西泾阳县社火水象征文化与社火田野访谈日程表
续表
在此表中,第1列“时间”栏,为“活动日程”。第2列“主要工作”栏,标示含“田野工作会”,即指田野小组的内部谈话,全部内容见这册资料集的附录中。表中第3列“地点”和第4列“主要信息提供者”,可对照看,含当日访谈的人物事件的重要线索。表中第6列“参加者”,可与第4、5列连读,为每日安排中的个人经历简述。
以上两个日程表的描述,分别反映了田野作业者安排日程的前后变化。变化的因素取决于田野现场的实际情况。它们有时能反映田野关系的微妙变化,有时能反映田野作业者自身的想法和做法的临时改变。但不论哪一种,都可以研究,从中发现问题的个性和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