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 定位(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二节定位

田野定位,在英文中叫positioning,通俗地说,就是如何向对方介绍你自己。它是自我与他者签订的心灵契约,是田野作业者建立民俗志资料系统的基本步骤,是自我能够连续地、反复地接触他者文化的保护措施。

一、定位的定义

定位,指在田野作业者在田野关系中确立一个真实而恰当的学术身份。在这个问题上,早期田野作业者与现代田野作业者的田野定位是有差异的。早期田野作业者实行单边策略益定位,现代田野作业者实行多边利益定位,现代田野作业者对早期田野作业者的定位理论给予了积极的修正和发展。

(一)早期田野作业的单边策略定位

早期田野作业单边策略定位表达式

低定位

非殖民定位

认知系统定位

马林诺夫斯基是单边策略定位的开创者。他认为,在跟被调查者相处一段时间以后,要告诉对方你究竟是干什么的?你的调查目的是什么?你的工作对他有什么价值?等等。定位定得好,调查工作才有保障。

1。低定位

早期田野作业者认为,应该给自己做低定位。自己给他者的印象是:既对他者有用,但也不要太能干,要留出余地来“出错”。摩尔根加入易洛魁氏族充当氏族成员,波德尔马克尔给莱苏岛的妇女当女儿,凯泽跟芝加哥黑人区的黑人交朋友,哈特给澳大利亚的蒂维人当儿子,这些都被认为是“有用”的角色。他们也故意地或不故意地犯一些语言上的、行为上的小“错误”,以减少自己作为外来者的文化权威感,缩小自我与他者之间的距离,这就是所谓不要给对方以“太能干”的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非洲、澳洲的殖民地国家,那些传教士、政府官员和粗鲁无礼的西方人,都被当地人认为是没用的角色,他们的失败的定位引起了对方的厌恶和躲避。

2。非殖民定位

马林诺夫斯基及其弟子在当时的定位是比较成功的。他们在向被调查者介绍自己时,都说明自己不是商人、不是官员、不是记者、不是作家、不是游客,而是愿意了解对方的文化、并希望把对方文化介绍给别人的学者。

3。认知系统定位

马林诺夫斯基的学生波德尔马克尔刚到达莱苏村后,对当地人说:“我们的人民不了解莱苏人,派我来调查他们的风俗习惯,等我回去的时候,我将告诉我们的人民我所了解的情况,把这些情况写成书。”[34]这是她写在日记里的一段话,以下什么也没说,但我们能够设想,当地人在听了她的这番话后,是接受了她的。后来的田野作业者说,这样轻易地进入他者社会的好事,已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而结束了。

早期田野调查者中的大多数人是由于偶然的原因才留居当地做调查的,这成了他们在对方文化中定位的天然理由。在现代社会,这样的天赐良机几乎碰不到了,这使田野作业者的定位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哈特正是在被对方重重怀疑的困境中,把自己定位成那个神经兮兮的老太太的“儿子”的。

田野作业者建立田野定位的目的,是为了连续地、反复地接触他者文化集团,高标准的定位,是把田野关系处理到双方亲如一家的水平。根据马林诺夫斯基的感觉,他和特罗布里恩岛居民的关系就达到了这种水平:“土著人每天来看我,他们不再由于我的出现而新奇”,“他们把我当作他们生活的一部分”[35]。对他在田野定位上所表现的自觉性,传统的和现代的田野作业者都引为榜样。

(二)现代田野作业的多边利益定位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人文社会科学进入现代方法论时期,田野作业者的身份定位发生了变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进入信息社会,田野调查者的定位已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迄今为止,田野调查者的定位,根据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在定位概念上,已发生了变化,建立了多边利益理论。

现代田野作业多边利益定位表达式

专业化定位

双语化定位

利益化定位

国际化定位

1。专业化定位

纳吉介绍帕里(MilmanParry)和洛德(AlbertB。Lord)是怎样解决专业化定位的:

(帕里开始没有将南斯拉夫的巴尔干作为他的科研实验的首选地区)据他的学生洛德说,帕里曾希望在苏联开展他的研究项目……由于该地区的政治原因,帕里取得签证是困难的,于是,帕里终于被迫寻求其他地方。他转向南斯拉夫这个地区,一旦做出决定,他便开始设计一个大师的计划,以巴尔干仍然富于口头史诗传统来验证他的假设。在他的题为“南斯拉夫民间口头诗歌研究项目”最初的报告中,帕里周密地提出了他的思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