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当代民俗学田野作业理论的发展(第3页)
[50]JamesCliffeeE。Marcus,ed。WritingCulture,Berkeley:UyofiaPress,1986。p。32。
[51]刘魁立:《刘魁立民俗学论文集》,《自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5。
[52]JamesCliffeeE。Marcus,ed。WritingCulture,Berkeley:UyofiaPress,1986。p。32。
[53]刘魁立:《刘魁立民俗学论文集》,《自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5。
[54]刘魁立:《刘魁立民俗学论文集》,《自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3。
[55]孙剑冰:《略述六个村的搜集工作》,《民间文学》,1955(4):26。
[56][俄]索柯洛娃等:《苏联民间文艺学四十年》,中译本,刘锡诚、马昌仪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2。
[57]刘魁立:《刘魁立民俗学论文集》,《自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3。
[58]刘魁立:《刘魁立民俗学论文集》,《自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
[59]陶立璠:《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71~72。
[60]杨光海:《中国少数民族生活纪录片》,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民族学研究室编印,内部资料,18,20,26。
[61]JamesCliffeeE。Marcused。WritingCulture,Berkeley:UyofiaPress,1986。p。30。
[62]董晓萍:《历史与民俗对谈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4):35~41。本节在《历史与民俗对谈录》的基础上,根据后来的田野工作资料,做了较大的改动。
[63]钟敬文:《建立新民间文艺学的一些设想》,钟敬文:《新的驿程》,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20。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派》,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48。
[64]李景汉、张世文编:《定县秧歌选》,北京: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3。
[65]G。WilliamSkinner。Regionalurbanizatioh-tury,TheLateImperialford:StanfordUyPress,1977,pp。211-249。
[66]gTai-huingaBlindStoryteller:HanQixiangandtheunistSt,InModerna,1993。October。Vol。19ions,Inc。1993,pp。395-426。
[67]胡孟祥:《韩起祥评传》,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235,278。
[68]YuryM。Sokolov。Russiarans。byeR。Smith。NewYork:Ma。1950。
[69]高敏夫:《前记》,韩起祥:《刘巧团圆》,高敏夫等记,北京:新华书店,1946:7。
[70]林山:《盲艺人韩起祥》,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新论集》,北京:中外出版社,1950:163,170。
[71][英]杜德桥(GlenDudbridge):《妙善传说》(TheLegendofMiao-shan,London:IthacaPress),1978。中译本更名为《妙善传说——观音菩萨缘起考》,李文彬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0。
[72][英]杜德桥(GlenDudbridge):《妙善传说》,中译本,李文彬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0:3~4。
[73][英]杜德桥(GlenDudbridge):《妙善传说》,中译本,李文彬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0:5。
[74][英]杜德桥(GlenDudbridge):《妙善传说》,中译本,李文彬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0:5。原译文个别地方不够清楚,如这段话译为“只是含蓄地暗示出而已”,征得英文原作者同意,兹补入“来”字。
[75][英]杜德桥(GlenDudbridge):《妙善传说》,中译本,李文彬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0:38。
[76][英]杜德桥(GlenDudbridge):《妙善传说》,中译本,李文彬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0:39。
[77][英]杜德桥(GlenDudbridge):《妙善传说》,中译本,李文彬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0:39。
[78][英]杜德桥(GlenDudbridge):《妙善传说》,中译本,李文彬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0:23。
[79][英]杜德桥(GlenDudbridge):《妙善传说》,中译本,李文彬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0:22。
[80][英]杜德桥(GlenDudbridge):《妙善传说》,中译本,李文彬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0:99~100。此段引文中“国王和他的小女儿”,原文为“与其么女”,为方言,征得原作者同意,兹改为普通话。
[81][英]杜德桥(GlenDudbridge):《妙善传说》,中译本,李文彬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0:19。
[82]此处英文原著注。泽田瑞穗:《燕赵夜话——采访华北传说集》,Nagoya,1965:79~83。
[83][英]杜德桥(GlenDudbridge):《妙善传说》,中译本,李文彬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0:19~20。
[84][英]杜德桥(GlenDudbridge):《妙善传说》,中译本,李文彬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0:23。
[85][英]杜德桥(GlenDudbridge):《妙善传说》,中译本,李文彬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0:56。
[86][英]杜德桥(GlenDudbridge):《妙善传说》,中译本,李文彬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0:64。
[87]近年我们在河北定县对定县秧歌戏文本和表演进行田野调查,发现了很多利用演戏做仪式的情况,当地叫“神戏”“殡戏”等,这似可作为支持作者使用田野资料观点的一个补证。参见董晓萍、欧达伟:《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第三章《大革命时期的民间宗教与民间结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3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