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 语言学的研究内容(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4。功能语法

致力于澄清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以自然语言的功能观为基础,注重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区分语义功能、句法功能和语用功能,重点研究语义层面的概念功能、交际功能、语篇功能三大功能,同时研究词汇语法层面的单位类别结构等范畴。

5。认知语法

否认语法具有自足性,认为认知和语义是语言形成其句法构造的内在动因、指出人类认知具有共通性和差异性。

(三)词汇学

词汇学是以语言的词汇为研究对象,研究词汇的起源和发展、词的构造、构成及规范,现代词汇学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词的定义。现代词汇学倾向于用分解的办法给词下定义,即“词”是形态的、句法的、语义的具体特征的结合。

2。词义分析。现代词汇学从概念意义、联想意义和社会意义三个方面分析词义。其中,社会意义是现代词汇学与前期词汇学最为不同、也是最能体现它的现代性的地方。

3。不同语言中词汇结构的共性成分。不同语言中存在着共性成分。凡是语言都有语音和语法的体系。语音和语法是封闭系统,有抽象的法则可循,而词汇则是开放的系统,抽象很不容易。现代词汇学重点是研究不同语言中词汇结构的共性成分。

(四)文字学

语言学分支之一,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研究文字的性质、体系、起源、发展、形体与音义的关系、正字法、文字的创制与改革、个别文字的演变等。广义的文字学,全面研究字的音形义,相当于小学,即除文字外,还包括音韵、训诂等的研究。古文字学研究古代的文字,是语言学与历史学、考古学的边缘学科。汉字历史悠久,结构复杂,因此作为研究一切历史文化的先行学科的文字学在中国特别发达。

(五)语义学

若从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学研究来分类,在现代语言学的语义学中,可以分为结构主义的语义学研究和生成语言学的语义学研究。

结构主义语义学是从20世纪上半叶以美国为主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发展而来的,研究的内容主要在于词汇的意义和结构,比如说义素分析,语义场,词义之间的结构关系等。这样的语义学研究也可以称为词汇语义学,词和词之间的各种关系是词汇语义学研究的一个方面。例如,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等,找出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

生成语义学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于生成语言学内部的一个语义学分支,是介于早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后来的形式语义学之间的一个理论阵营。生成语义学借鉴了结构语义学对义素的分析方法,比照生成音系学的音位区别特征理论,主张语言的最深层的结构是义素,通过句法变化和词汇化的各种手段而得到表层的句子形式。

(六)语言和社会

语言的产生、发展以及分化和统一都离不开社会,语言是社会的产物。

1。语言的起源

恩格斯说“语言起源于劳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社会条件,才有可能产生语言。

2。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语言依存于社会,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是语言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社会的进步推动着语言的发展,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推动语言的发展演变。因此语言的演变具有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3。语言随社会的分化而分化

社会的地域分化会导致语言的地域分化,在一种语言内部形成不同的“地域方言”,在一定的社会政治历史条件下还可能使一种语言的方言成为不同的“亲属语言”,社会的社群分化会导致语言的社群分化,在一种语言内部形成不同的“社会方言”。

4。语言随社会的统一而统一

一个国家的通用语就是社会统一的结果。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形成民族共同语,逐渐缩小方言差别,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国的通用语是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是通行于中国大陆及海外华人华侨间的共通语言。

5。语言的接触

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词的借用,在某些言语社团还有可能出现双语现象。另外还有语言的转用。语言转用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一个民族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而语言混合则是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混合在一起,产生一种与这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语言混合的形式有“洋泾浜语”和“克里奥尔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