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2 提议和接收提议(第3页)
2-1:“为什么是以5000万美元为限制呢?”
2-2:“贷款条件是什么?”
3-1:“今年的标准和明年的标准有哪些区别?”
3-2:“怎样体现优惠呢?”
3-3:“为什么一定要在今天达成呢?”
之所以这样回应,在于想进一步弄清对方的意图,使问题能更清楚些。得到的答复可能如下所述。
1-1:“我们希望交货期从原来的半年缩短到三个月。”
如果你认为可以接受将如何表达?如果认为缩得太短该如何回答?
1-2:“增加百分之五吧。”
你感到能接受该如何回答?太少了又该如何应对?
2-1:“我们的融资成本是不变的,不到5000万美元成本划不来。”
如果工程总费用已经高于5000万美元了,怎样回答?不足5000万美元又该如何解释?
2-2:“信用贷款。依靠本公司的信用等级和合作关系,贵方只要配合就可以。”
是否应该继续提问?问什么?
3-1:“今年的优惠标准比明年要高出百分之一。”
如果能接受你该如何回答?如果认为优惠不够,又该如何讲?
3-2:“我们给其他客户的标准比将要给你们的费用高出百分之十。”
在你能接受的范围内,该如何回答?不能接受又该如何回答?
3-3:“明天是本公司总部审批合作关系的最后一天,过了明天就要等到明年的三月份才行。”
如果来得及的话该如何应对?来不及的话该如何处理?
下一步可能得到的结果将会如何,你将如何应对?请继续思考。
接收提议的过程采用提问的方式时,应该注意提问的内容。针对性很重要,同时要采用比较客观的问题和语句,不要夹带个人的情绪。这样可以避免暴露你对这些问题的敏感程度,增加了试探性的效果。而采用反提议的方式在上面已经讨论过了,这里不再重复。但要注意,这两种应对方式经常可以混合使用,配合得好可以使谈判双方的问题很快地显露出来。针对对方的问题提议或反提议时,也应该采用同一种思路。只有到问题已经明白了才可以把结论具体地提出来,但仍要保持模糊的承诺。用语很重要,运用得当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
“我们可以考虑你们刚才提出的建议。”没有肯定,但已经表达了可以接受的倾向。
“我们或许可以按刚才的计划实施。”对计划已经认可,但没有最后决定。
“我们会选择比较好的方法来达到你们的要求。”对对方的要求已经同意,但具体方法还有待于选择。
“我们或许可以对我方提出的条款做一些调整。”同意调整条款,但留了一手。
“可以考虑对上述问题重新讨论。”同意重新讨论,但留有再协商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