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第3页)
[30]人之有道也:人之所以为人。有,与“为”同义。
[31]逸居:过着安逸的日子。教:教化,教育。
[32]有:通“又”。
[33]契(xiè):商朝的祖先,姓子,舜之臣。司徒:掌管教化的官。
[34]叙:次序。
[35]放勋:尧的称号。日:每日。原本作“曰”,从焦循《孟子正义》说改。劳(lào)之来(lài)之:谓对人民加以慰劳和安抚。劳,慰劳。来,安抚。
[36]匡之直之:谓纠正人民的邪恶之行。匡、直,都是纠正的意思。
[37]使自得之:谓使人人都能顺着自己本来的善性生存、发展。
[38]振:通“赈”,救济,赈济困穷。德:动词,施以恩德。
[39]皋陶(yáo):舜时的法官。
[40]易:治。这里是“耕种”的意思。
[41]仁:爱人。
[42]则:效法。
[43]****:空旷广大的样子。无能名:无法形容,难以赞美。
[44]有天下而不与(yù):谓舜虽然拥有天下,却好像与己无干似的。言下之意,是说舜做国君私毫不为自己打算。按“大哉”以下八句,见《论语·泰伯》,文字略有出入。
[45]夏:或称“诸夏”,指生活在中原地区文化较发达的诸部族。变:改变,同化。夷:指居住在边远地区尚未开化的诸部族。
[46]楚产也:出生在楚国的人。
[47]或之先:“或先之”的倒装。先,超过。
[48]倍:通“背”,背叛。
[49]门人:弟子。治任:收拾行李。任,担子,引申指行李。
[50]子贡:即端木赐,孔子弟子。
[51]失声:泣不成声。
[52]场:坟墓前面供祭祀用的坛场。古代有“庐墓”之礼,亲人死后,儿子或弟子在墓侧筑室而居,以尽哀痛之意。
[53]子夏、子张、子游、有若:皆孔子弟子。子夏,即卜商;子张,即颛孙师;子游,即言偃;有若,氏有,名若。
[54]强:勉强,强迫。曾子:即曾参。
[55]“江汉”三句:意谓孔子的品质如同经过长江汉水洗涤过,又曾经在夏日的骄阳里暴晒过一样,洁白得无以复加,谁也比不上。秋阳,《孟子》中用的是周历,周历的秋季相当于夏历(即今之农历)的夏季。所以这里的“秋阳”实指夏天的太阳。皓皓,光明洁白的样子。尚,超过。
[56]南蛮(jué)舌之人:指许行。南蛮,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舌,即鸟语。,伯劳鸟。
[57]“出于幽谷”二句:出《诗经·小雅·伐木》。这里比喻人之由恶趋善,意谓人应该像鸟儿一样从幽谷迁到高大的树上,从下流趋向高尚。
[58]“戎狄”二句:出《诗经·鲁颂·宫》。戎、狄,西周时西方和北方的部族。是,用作宾主提前的标志。膺,击退。荆、舒,西周时南方的部族。荆,即楚国。舒,邻近楚国的小国。惩,制止,抵御。
[59]是:此。之:助词。
[60]市贾不贰:市场上物价一致。贾,同“价”。
[61]五尺:古代的尺比现在的尺短,古代五尺只相当于现在的三尺多。适:往,到。
[62]相若:相同。
[63]不齐:不一致。
[64]情:实际情况。
[65]蓰(xǐ):五倍。
[66]比:并列。
[67]巨屦:粗糙的鞋。小屦:精细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