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鹰之歌(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但是蛇却想到:‘天上的生活大概的确是很愉快的吧,要不然为什么他要呻吟呢?’

“他给那自由的鸟出了个主意:‘那么你挪到山谷边,跳下去。也许翅膀会把你托起来,你就可以在你的世界里再活一些时候了。’

“鹰颤抖了一下,高傲地叫了一声,用爪顺着石头上的黏液溜到悬崖边上。

“到了边上,它伸开翅膀,胸中吸足了气,眼睛里闪着光辉,——向下面滚去。

“它像石头似的顺着山崖滑下去,迅速地下坠,翅膀折断,羽毛也掉下了……

“山泉的波浪把它卷住,泡沫里浴着血,冲到海里去。

“海浪发出悲伤的吼声撞击着石头……在浩大的海上,那鸟连尸体都看不见了……”

“蛇躺在山谷里,对于那鸟的死亡,对于那向往天空的热情,想了好久。

“它注视着那令人看了总要产生幸福的幻想的远方。

“‘那死去的鹰,它在这没有底没有边的天上,究竟看见了什么呢?像它这样,为什么在临死的时候,要为了热爱飞到天空中去而心里苦恼呢?它们在天空中会看到什么呢?我只要飞到天空中不久,就可以把一切都看清楚了。’

“说了就做。它盘成一圈,向空中跳去,像一条狭长的带子似的在太阳光下闪耀了一下。

“天生要爬的——是飞不起来的!……这它忘记了。结果掉在石头上,不过没有摔死。它哈哈大笑起来……

“‘你瞧,飞到天空中去有什么好啊!好就好在掉下来吗?……可笑的鸟呀,它们不懂得地上的好处,待在地上就发愁,拼命想飞到天空中去,到炎热的空中去追寻生活。天上不过空空洞洞。那里光明是很光明的,但是没有吃的东西,没有支持活的身体的立脚点。为什么要高傲呢?为什么要埋怨呢?为什么要拿高傲来掩饰自己的狂妄的愿望呢?自己不能生活下去,为什么要埋怨呢?可笑的鸟啊!……不过现在我不会再受他们的骗了!我什么都懂得了!我见过了天……我已经飞到天空中去过,而且把天空打量了一下,认识到了掉下来的滋味,但是没有摔死,自信心倒更强了。让那些不能喜欢地上的,靠欺骗去生活吧。我是懂得真理的。它们的口号我不会相信了。我是大地的造物,我还是靠大地生活吧。’

“于是它就在石头上自豪地盘成一团。

“海还在灿烂的光辉中闪耀,浪涛威严地冲击着海岸。

“在浪涛的狮吼声中,轰隆隆地响着颂赞那高傲的鸟的歌声。山岩被浪涛冲击得发抖,天空被那威严的歌声震撼得战栗了:

“我们歌颂勇士们的狂热的精神!

“勇士们的狂热的精神就是生活的真理。啊,勇敢的鹰!在同敌人战斗中,你流尽了血……但是将来总有一天,你那一点一滴的热血将像火花似的在黑暗的生活中发光,许多勇敢的心将被自由、光明的狂热的渴望燃烧起来!

“你就死去吧!……但是在精神刚强的勇士们的歌曲里,你将是生动的模范,是追求自由、光明的号召!

“我们歌颂勇士们的狂热的精神!……”

……乳白色的远方的海默默无言,波浪动听地拍击着沙地,我一声不响地望着远方的海。水上月光照射出来的银色的点子越来越多……我们的锅子轻声沸腾起来。

有一个波浪游戏似的滚上岸来,挑战地喧哗着,爬到拉吉姆的头旁边去。

“到哪去呀?……走开!”拉吉姆向那波浪挥了挥手,那波浪顺从地滚回海里去了。

拉吉姆把波浪当作有灵性的东西,这种行为,我一点也不觉得可笑,也不觉得可怕。周围一切都是奇怪地、活跃地、柔顺地、亲热地观望着。海安静得那么动人,因此令人感觉到,在它那对着还没有消失白天的热气的群山所散发出来的清新的气息里面,蕴藏着许多强大的、抑制着的力量。深蓝色的天空中,用那些分布成金黄色的花纹的星星描绘成一种很庄严的东西,它迷惑着人的灵魂,它以那对于某种启示的甜蜜的希望扰乱着人的心灵。

一切都在微睡中,但是睡得极其敏感,好像到下一秒钟,就一切都要惊醒起来,发出和谐非凡的、甜蜜得难以形容的声音来。这些声音将对人们的心灵讲述和阐释世界的奥秘,然后像熄灭灵火似的把人们的心灵熄灭,引导灵魂同它们一起高高地飞到那蓝色的深渊里去,那里的一些颤巍巍的分布成花纹的星星也将奏出奇异的启示的乐曲来迎接它……

(据湖南人民出版社版《外国散文选》)

作者档案

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20世纪苏联文学的奠基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高尔基幼年丧父,过早地进入社会自谋生路,捡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饱尝生活的艰辛。他只上过两年小学,酷爱读书,勤奋自学。1884年,高尔基怀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但未能如愿他便以社会底层为他真正的大学。1905年,高尔基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其政治信念由民主主义向布尔什维克转变。其早期作品兼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是其代表作。他后期积极参加革命运动,接受社会主义思想,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戏剧和散文作品。1906年发表的《母亲》是其代表作。其他重要作品还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散文诗《海燕》、剧本《小市民》《在底层》等。高尔基继承本国古典文学和西方进步文学传统,对社会主义新文学不断探索,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时代。

含英咀华

《鹰之歌》是一篇浪漫主义散文。作品塑造了鹰和蛇两个象征性的形象。鹰在战斗中身受重伤,即将死去,但它没有悲观气馁,而是感到自豪,因为自己的一生都是在战斗中度过的。它也感到痛苦,再也不能翱翔天空,投入战斗。它渴望新的斗争,即使死,也要死得壮烈。于是鹰拼尽全力,张开翅膀,在搏击长空中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而蛇则习惯于在充满腐朽气味的阴暗峡谷里爬行。它完全无法理解鹰的英雄壮举。蛇对鹰的嘲笑显示了它的庸俗。鹰体现了革命者渴望行动,改变现实的英雄气概;蛇则是安于现状、自私保守的市侩们的象征。在斗争中英勇牺牲的雄鹰是无产阶级战斗**和崇高理想的概括与升华。

作者善于在尖锐的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能令读者产生丰富联想。

思考练习

1。领会本文的主题思想。

2。文中的鹰和蛇各象征什么?

3。课外阅读高尔基的《海燕》,把海燕与雄鹰进行比较,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