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其他文体写作(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五)致谢和附录

致谢对象包括指导教师和其他教师以及其他对论文撰写提供过帮助的人或机构。致谢的内容必须属实,对被致谢人的贡献应有确切的表达。附录是用来说明论文中未尽的某些事宜的,并非必需项目。

四、科技实验设计型论文的写作方法

科技实验设计型论文是通过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的方法作学术研究时所写的一种论文,有些类似于科技实验报告。然而,科技实验型论文所表达的是具有创造性成果的内容;而科技实验报告可以没有创造性成果,或是重复前人的实验,甚至是失败的实验。科技实验报告重描述性的结果;而论文则必须包括过程描述和理论阐述。大型的科技报告则过程和理论兼具,可以达到几十万字或上百万字;而论文发表一般在8000字以内,少则三四千字。本科毕业论文一般在一万字左右为宜。

科技实验型论文适用于理、工、农、医科学生的毕业论文或科技领域的各种实验、观察、勘察、设计研究工作成果的表述。科技实验型论文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以介绍实验本身为目的;一种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研究,探索其客观规律。

(一)标题、署名、摘要和前言

实验型论文常采用直接标题式,即准确精练地反映出该论文的主要内容,或者把作者要强调的学术思想突出出来,有时也可用正、副标题式,即正文标题反映论文主要内容或作者学术思想,副标题补充、说明正标题。标题要求简洁、准确、醒目。论文的署名位于标题下居中位置。摘要要概括出该论文最主要的内容。它包括研究的对象和主要目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技术、主要成果及意义。前言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包括理由、依据、学术地位三部分。理由,即选择该课题的目的、背景、作用、内容和范围;依据,即课题研究实验依据;学术地位,即本领域中前人的成果和现在状况。前言不能与摘要雷同,不推导基本公式和理论,最好用第三人称。

(二)正文

正文又称本论,是科技实验型论文的主体、核心部分,可按以下要求分节写作:

第一,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要求详细介绍试验装置、试验技术和方法的全部要点,如实验原理、试验用器材、材料、装置、观测结果等。

第二,实验结果。这是论文核心之一。有的研究课题,其实验结果就是结论;有的研究课题,实验结束之后,还要经过选择、分析才能得出结论。写作这一层时,一般要求作出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说明其必然性,要从结果中引出必然的或必要的结论或推论并加以分析比较,说明其探索到的什么规律、估计误差等。

第三,讨论。包括用已有理论去解释和证明实验结果或与别人实验结果相比较等内容。

(三)结论、致谢和参考文献

结论是论文全部观点的总结,包括简述其论文的实验最后结果,使用的范围、意义,对今后科研发展的展望等。致谢是向包括其他参与部分工作的人、资助过该实验工作的团体、单位等致谢。参考文献需将该实验型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论文、数据、资料等参考文献均列表附后。

五、科技描述型论文的写作方法和要求

科技描述型论文,是指通过观察研究,运用描述手法所写的论文。科技描述型论文常适用于介绍新发现的生物属种,或者介绍新发现的某一地质地貌,或者介绍其他新发现的某种客观事物和稀有现象。

(一)标题、署名、摘要和前言

科技描述型论文的标题常采用直接标题式,即简洁清楚地指出该论文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其署名和摘要均与前两种类型论文的要求相同。其前言包括本论文研究对象的问题性质、研究目的、范围和意义、问题展开的方法及所取得的成果。

(二)正文

其材料和方法包括研究对象情况介绍、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验、观察、勘察的方法与程序。其观察结果包括详细记录观察、勘察对象的情况,要求具体、细致、层次清楚。讨论是科技描述型论文的核心之一,要求分类加序码号,分析议论清楚,要求用有关理论依据和实践事物对所研究、观察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可不再另设结论。

有些得不出结论的科技描述型论文可以分别就情况进行别的讨论,也可以局部作出一些结论。

(三)致谢与参考文献

其致谢与前两种类型论文要求相同。参考文献需附上该论文中引用、借用他人的论文、数据、资料等文献的名称、作者及出处。

思考练习

1。毕业论文的格式应包括哪些项目?写作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2。应对答辩时应注意些什么?

3。分别阐述理论型论文、实验型论文和描述型论文在正文部分的不同写作方法与要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