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总结的写作(第1页)
第二节总结的写作
一、总结的性质、特点与分类
总结是对前一段工作的回顾、反思和分析、评价。总结的作用是肯定成绩,找出缺点和教训,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指导今后的工作。
(一)总结的特点
1。时间性
总结是对工作、学习、生产等实践活动告一段落或结束之后才加以回顾,以便指导下一次或下一阶段的实践活动。所以,总结有时间的限定性。
2。客观性
总结是对客观存在的具体情况所进行的分析和评价。它依据的是客观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材料。总结绝不能弄虚作假、无中生有、添枝加叶。总结如果使用了“莫须有”的材料,其意义也就消失了。
3。理论性
如果说客观性是总结的基础,那么理论性就是总结的关键。总结不能停留在事实的堆砌或就事论事上,而要就事论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一定的理论色彩。总结的理论性是基于对客观事实的分析研究,因而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而泛泛空论,更不能对事实任意拔高。
4。指导性
总结的目的是为了下一阶段工作的更好进行,是为了“以利再战”,因此对下阶段的工作就具有指导的性质。
(二)总结的种类
总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按内容分,有工作总结、学习总结、思想总结、劳动总结等。
按范围分,有单位总结、部门总结、班组总结、个人总结等。
按时间分,有年度总结、半年总结、季度总结、阶段总结、月总结等。
按性质分,有综合性总结、专题性总结等。
在实践中,这些分类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之间可以相容、交叉。
二、总结的写作
由于社会实践活动不尽相同,总结的目的不同,因此,总结的写作方法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情况概述
任何总结,都有基本情况的概述,目的是使读者对被总结对象有一个概况的了解。它包括总结对象的基本情况和背景情况。总结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总结的时间跨度或阶段、人员、总结的内容等;总结对象的背景情况包括总结的时间特点,总结是在什么形势下,什么思想指导下做的等。
2。成绩与缺点
这是总结的重点。这方面主要是摆事实、摆情况,要运用大量有说服力的材料。
3。经验与教训
这是总结的目的所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会得到经验,但仍然存在着问题、缺点。要对成绩、缺点和问题进行分析,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出经验和教训,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作为今后的借鉴。
4。今后努力的方向
这方面是针对存在的问题,讲今后应当怎么做。要写清楚改进意见和努力方向。
三、总结的结构
(一)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