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苦恼(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是这么回事,小母马……库司玛·姚尼奇下世了……他跟我说了再会……他一下子就无缘无故死了……哪,打个比方,你生了个小崽子,你就是那小崽子的亲妈了……突然间,比方说,那小崽子跟你告别,死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小母马嚼着干草,听着,闻闻主人的手……

姚纳讲得有了劲,就把心里的话统统讲给它听了……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契诃夫小说选》)

作者档案

契诃夫(1860~1904),俄国小说家、戏剧家,生于破落商人家庭,早年靠担任家庭教师以维持生计和继续学业。1884年,契诃夫于莫斯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在各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这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学生时期他就开始以“契洪特”等笔名发表一些诙谐幽默的小品和短篇小说,虽良莠不齐,但也不乏暴露黑暗、针砭社会的优秀之作,如《一个官员之死》《变色龙》等。1886年以后,他思想激变,锐意表现人生,反映世态,艺术风格日渐成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如《万卡》《苦恼》《第六病室》等。契诃夫的小说笔调冷峻,艺术精湛,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浓郁的抒情性。他的短篇小说与莫泊桑齐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此外,契诃夫的戏剧名作有《三姊妹》《樱桃园》等。在我国,契诃夫逝世不久,就有作品被译介,现在,他的小说和戏剧几乎都有中译本。

含英咀华

小说描写老年丧子的马车夫姚纳,想向别人倾诉心中的痛苦,然而偌大的彼得堡城竟找不到一个愿意听他说话的人,最后只能对着自己的小母马诉说。作者以冷峻的笔触写出了马车夫的辛酸和苦恼,也写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间的冷漠。

姚纳早年死了老伴,唯一的儿子又死了。作者以此揭示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孤寂苦恼的心态,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冷漠自私的人际关系,体现了小说以小见大的总体特色。

小说以姚纳想向人诉说苦恼为情节线索,然而,这些人都漠不关心,只有对马倾诉时,马不仅倾听,还闻闻他的手。人无情而马有情的鲜明对比,揭示了世态炎凉和小人物的悲惨命运,令人深思。同时,作者还运用人与马相对应、相类比的暗示手法,描绘马的处境、神态和遭遇,使人联想到车夫姚纳的处境、神态和遭遇。

作者善于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军人的蛮横、青年的卑劣、年轻车夫的无动于衷等,都表现得生动具体。对话不仅简洁,而且符合特定环境下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很强的表现力。此外,小说中人和马的静态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也相当出色。

思考练习

1。作品将“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马”的关系相对比的手法及作用是什么?

2。说明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和人与马静态肖像描写的作用。

3。阅读胡适的《人力车夫》一诗,简述其内容并比较与本文的异同。

人力车夫

“车子!车子!”

车来如飞。

客看车夫,忽然心中酸悲。

客问车夫:“你今年几岁?拉车拉了多少时?”

车夫答客:“今年十六,拉过三年车了,你老别多疑。”

客告车夫:“你年纪太小,我不坐你车。我坐你车,心中惨凄。”

车夫告客:“我半日没有生意,又寒又饥。你老的好心肠,饱不了我的饿肚皮。我年纪小拉车,警察还不管,你老又是谁?”

客人点头上车,说:“拉到内务部西!”

[1]出自《旧约全书·诗篇》。

[2]维堡区:彼得堡一个区的名字。

[3]兜囊:和大衣连在一起,用来御寒的可以折叠的帽子。

[4]脖儿拐:用手打在脑子上。或说耳刮子。

[5]老龙:原文是“高里尼奇龙”,神话中的一条怪龙,这里是骂人的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