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实习教师即时即地推理与话语主题的发展 对一项自然博物馆展品的实践认识论分析(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44T:我认为它不是在等着轮到自己……它是想把鹰赶走!

45A:它想把鹰赶走?

46T:我刚才觉得是。

47A:它是想……

48E:你的意思说是它在咬它……

49T:是的……所以现在它真的是很饿。

50E:它在激怒它……

51T:没错。

52A:是的!我刚才是这样写的……我不知道它在干吗……为什么?但它还是很聪明的。

53T:嗯,我不知道……我刚才也是这么认为的……是在激怒它,使它受不了烦扰从而放弃……

54E:的确……是在骚扰它[原文即为英文]。

从第19行到第54行,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有一次观察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这个观察被认为是有效的,其优先性超过了交流的问题本身。因此,安娜并不确定乌鸦究竟叫什么名字(第19行)。她不情愿地认为乌鸦叫“喜鹊”(第19行),然后伊丽莎白和苔丝给出了正确的名字(第20行至第21行)。因此,“乌鸦”这个词在伊丽莎白和苔丝(第1行至第15行)之间进行的具有导引性质的讨论中起到了相守的作用,但当所有这三位实习生都加入会话之中时,它就不再能起相守的作用了。但是,当安娜为这个鸟儿究竟叫什么提出了新的名字时,伊丽莎白明确指出,在这种情境下,是否叫得对这个鸟儿的名字对于小组的讨论来说并不重要(第23行)。在第41行至第43行,安娜再次使用了喜鹊这个名字来代替正确的名字乌鸦。然而,另外两位实习生却并没有对这个错误予以重视(第42行和第44行)。尽管喜鹊这个词在这里又一次被错误地用来指称这个动物,但这对于苔丝、安娜或伊丽莎白之间的交流来说,却并不构成什么问题。

换句话说,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这些实习生的实践认识论,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是她们把那些能够把活动不断推向前进的知识和方法视为有效且具有相关性的知识与方法。至少就目前而言,对于继续进行会话来说,给鸟儿进行正确的命名算不上很重要。事实上,对于这三位实习生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在乌鸦及整群鸟之间建立起新的相关。她们没有纠结于这些鸟儿究竟叫什么,没有为此建立相关,而是选择去填补另外一个更加具有相关性的相间,从实习生们的视角来看,就是回答为什么乌鸦在等着轮到自己这个问题。

与乌鸦的行为有关的相遇在稍后的会话中再一次出现了(图5-2中的第9个片段)。

142E:就像你说的,它真的是很大胆呢。

143T:是啊。这是我第一次发现……我的天,它[乌鸦]竟然敢!

144A:我之前认为……它们是生活在一种共生的状态中。

145T:没错。

146A:[笑]

147T:你什么意思?……是说它在咬它吗?

146A:它[乌鸦]在帮它[鹰]把那些松动的羽毛拔掉……

147T:啊哈!

148A:……然后继续弄剩下的,但我还是更相信你说的……它是在尝试把它赶走。

149T:没错……它是在尝试把它赶走……但是,别对此深信不疑……也可能是它在帮它把自己弄得整洁一点。

150A:呃。

在这段摘录中,苔丝和伊丽莎白(第1行至第5行)最早发现的相间再一次出现了(第142行[6]),她们通过建立新的相关,解决了这一问题。这样一来,乌鸦的行为不但从竞争的角度得到了解释,而且它还被解释成鹰与乌鸦之间的一种共生关系(第144行)。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在会话过程中相间这种情况在各种不同场合是如何被发现的。这样一来,相间既不是仅仅只与某些业已被确定了的相关联系在一起,也不是仅仅只与一种呈线性特征的推理发展过程联系在一起。相反地,在与模型相遇的过程中,实习生们推理过程的发展是动态变化的,旧的相间会不断再出现并被再审视,新的相关也会被不断地建立起来。

但是,这里建构起来的相关会导致新的相间状况的出现,这个新的相间关注的是它与共生联系在一起究竟意味着什么(第147行)。用实践认识论的术语来说,共生这个词在这种情境下并没有发挥相守的作用。为了把推理过程继续进行下去,她们需要建立针对这一术语的新的相关(第146行至第149行)。

环境(2、4)

在一个片段中最后一次干预发生不久,一个新的主题就在实习生们的会话中出现了,这个新的主题关注的是模型展现的环境。在一开始,就出现了一个相间,这个相间和像鹰这样体型大的动物如何能够在海洋环境中生活有关(第55行):

55A:鹰为什么生活在群岛上?很难找到食物的。

56T:但它们吃鱼呀。

57A:它们吃鱼啊……

58T:从海里抓[打手势,张开手模拟爪子]。

59A:但……可能需要很多鱼才能喂饱像这样的一个……

60E:因为这里和森林不一样,没有很多死的动物。

61A:不是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