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活动理论视角下机器人项目中博物馆合作关系的考察 工具挑战与涌现的学习机会02(第1页)
第九章活动理论视角下机器人项目中博物馆合作关系的考察:工具、挑战与涌现的学习机会02
学生1:等等。
学生2:就是这。
学生3:这是功率。
学生4:我们必须要改变它的功率(很多人同时开始讲话)。
教育工作者:(看着投影出来的屏幕上的编程页面)好,不错,就是这儿,非常好(指编程的语言与符号)。所以,我们必须要降低两个引擎中其中一个引擎的速度,因为我们说过,一个引擎一定要比另外一个引擎快些才行。所以,我们要改变其中一个引擎的速度,就是在这个盒子这里。既然我们已经说过要改变其中一个引擎的速度,现在就得这么做。
学生5:我们应该把它放在二级上。
教育工作者:二级?好吧,那就二级。
学生6:为什么不放在四级上?
教育工作者:无所谓,先说的是二级,那就放在二级上吧。
很多学生:放在四级上,放在四级上!
教育工作者:那就放在四级上(屏幕改变了),那现在接下来呢?
学生6:弄另外一个呀,它已经是八级了。
教育工作者:好吧,它已经是八级了。二级和八级,然后是一级和四级。(停了一下——学生们在思考,在尝试指出这样做能不能行。)
学生6:啊哈,把运动的时间设成10秒,速度为二级。
教育工作者:好,那就10秒吧。这样我们就给它们10秒的时间。请记住,我们的目标是让机器人走10秒钟的时间。
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出现的问题让学生们意识到需要对机器人的速度进行调整,或者就像教育工作者转述的那样:“我们必须要降低两个引擎中其中一个引擎的速度。”从这两个引擎之间的速度可以相差多少这一角度看,对速度的调整还是有一些灵活性及余地的,只要能够让机器人动起来并运动到这个建筑物的右边即可。至于应该如何调整,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了协商,而工作人员只是按照学生协商的结果输入相应的编码而已。
接下来,就是学生与来自科学中心的教育工作者以及他们的教师一起准备展示,计划向社会公众描述他们的球运动的轨迹。下面这段对话来自河滨小学,这个例子表明了要想把他们的创作向社会公众讲清楚是一件多么具有挑战性的事:
教育工作者:好了,那你能对这个项目的各个不同阶段进行一下描述吗?
学生3:好的。首先,我们到了这里,到了这家博物馆,看到了机器人。你们向我们展示了机器人是如何工作的,展示了各种不同的机器人模型,另外还有其他各方面的内容。然后,我们在学校里拿到了机器人套件,数清楚了所有零部件后,便把它们在箱子里放好。我们有一个专门的建筑学小组,负责设计与建造需要的各种建筑物,有一个专门的城市规划小组,负责设计街区,有好几位工程师,他们负责建造机器人并对其进行编程,另外还有一个装饰小组,负责对城市进行美化。
教育工作者:好的。那么,接下来,你们是怎么做的呢?你们选了哪种机器人?为什么选它?
学生2:嗯,我们选的是吊车,因为这栋房子像网格一样,它有一个楼梯,球在上面就可以往下滚动,落入一个具有夏威夷风格的车库里(他们在看着自己的设计呵呵笑)。然后,接下来就是机器人开动,把球拿到洞口那里,然后球就会顺着洞口进入一段管道,这时候那里有一个压力探测器,一旦探测到球,吊车就会把球往上吊,而且还可以调整方向,因此我们选择了吊车。
学生3:运动的机器人把球传给吊车,吊车把球丢进管道里,在传感器的帮助下,机器人会继续往前运动……
就像这段排练所表明的那样,学生面前没有城市的实物,要把球的运动轨迹解释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摘录的这些话表明,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挑战,参加这个项目的两个班级也会以不同的形式来推进这个项目。对于河滨小学来说,这些挑战都是开放性的,由于他们在学校里得不到技术方面的支持,所以往往都是把这些挑战进行某种程度的简单化处理。与此同时,来自科学中心的教育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在自己的学校里得不到技术专家支持的窘境,在他们几次来科学中心参观的过程中给他们提供了非常广泛的指导,从而保证了项目能够不断向前推进,并能够按期完成,如期交付展品。他们在建造与编程的过程中,还有一些瑕疵,这些瑕疵也是由科学中心的教育工作者们消除的。显然,就像一位科学中心的教育工作者所说的那样,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在国会小学,由于本地有拥有专长的人提供支持,这个项目变得更加复杂,球的运动轨迹也更加复杂。一位科学中心的教育工作者这样来概括他们在这个项目中遇到的各种挑战:
学生学到了很多东西,多得令人难以置信,他们经历的这个项目是在其他地方根本不可能经历到的。学生对这个项目的热情令人难以置信,教师们也是如此,他们真的都特别努力去尝试,而且非常渴望获得成功。他们所有人都额外加班加点来做这个项目,我能够肯定的是,这个项目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巨大的困难,有时候也不免会让人感到沮丧,但最终它很成功。这种类型的项目非常值得继续开展下去。
张力、挑战与涌现的学习机会
现在,我转向对这个项目的各种不同维度进行探讨,这促使该项目以不同方式在两个班级中随时间的推移而演化。我把每一个班级对这个项目的处理都看作一个复杂的活动系统,把焦点放在能够推动人们不断参与这个项目的那些目标与动力上。接下来,我对这些师生使用的一些工具以及经历的一些挑战进行了描述,正是这些工具及挑战以非常独特的方式标示了在这两个班级中合作伙伴关系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建立与发展的,以及项目是如何不断取得进步的。最后,我通过某些引喻,对在这两个班级中涌现的各种学习机会进行了讨论。
就像表9。1概括的那样,河滨小学的学生在这个项目中变得各有所长,他们不是变成了机器人编程与建造的专家,就是变成了城市设计的专家,这和他们具体承担的任务有关。相比之下,在国会小学则不是这样,所有学生同时参与这个项目各方面的工作,这导致了在他们这里出现的学习机会在某种程度上与在河滨小学出现的有所不同。国会小学的人谈的最多的是他们在小组合作中新学会的某些专长,而河滨小学的人谈的则是他们通过自己承担的任务掌握的某些特定的专长。然而,在这两个案例中,这些专长都转化成了他们高度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它让学生们能够勇敢地走上前去,在科学中心向社会公众展示说明他们的作品,而不是像往常一样闭口不言,或敷衍了事,这让他们的教师感到非常惊讶,国会小学的凯文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表9。1对项目的诸多维度、矛盾及张力的概括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