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分期(第2页)
西方美术史上最为重要的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大师是有着“农夫”之称的P·勃鲁盖尔。他不仅善于表现世俗的,特别是农民的生活场景,而且在风景画上也颇有建树。勃鲁盖尔虽然有丰富的学识和独立的人文主义思想,却没有一味仿效意大利的古典风格,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意义,在朴实与幽默之中暗含批判与讽刺。他的代表作品之一《绞刑架下的舞蹈》(图9-7),采取从半空俯视的角度,近景舞蹈情节的诙谐与远处风景的静谧产生对比,整体画面处理得和谐而富于诗意,在当时的风景画领域独树一帜。
图9-7P·勃鲁盖尔《绞刑架下的舞蹈》
三、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分期
1。法国
15世纪后期,法国文艺复兴美术在意大利及尼德兰的影响下开始萌发,进而在16世纪蓬勃发展,达到盛期。当时法军曾几度入侵意大利,并长期占领米兰等地,因此与意大利接触密切。达·芬奇等艺术大师也被邀赴法工作,从而促成了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高涨。
达·芬奇赴法时已经是晚年,他在法国居住期间几乎没有进行什么创作,但是他的到来以及最后在法国去世,还是被人们赋予很大的象征意义。达·芬奇去世后,罗索、B·切利尼等人也来到法国,以枫丹白露为据点,对当时法国美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罗索等虽属样式主义流派,但法国进步人士所重视的,仍是他们所带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的成果。
法国文艺复兴美术的代表画家有J·富凯、F·克卢埃等。在建筑方面,有R·罗姆和勒斯科,雕刻领域则出现了J·古戎。卢浮宫(图9-8)是法国文艺复兴美术最具有标志性的重要建筑,勒斯科设计施工图,古戎负责雕塑。二人合作的成果是今天卢浮宫方形庭院西翼南侧的楼房,在法国传统建筑形式上,运用了古典柱式作为装饰,风格优美,不仅为日后卢浮宫的整体建筑风格奠定了基调,也成为法国古典风格建筑的经典范例。
图9-8法国巴黎卢浮宫
2。德国
德国皇帝在文艺复兴时期仍是意大利名义上的君主,16世纪曾数次率军队进入意大利。德意两国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也相当密切,当时很多德国艺术家以游学意大利作为艺术生涯中极为重要的部分。16世纪也是德国南部一带城市工商业兴旺发达之时,市民阶级和农民群众都有着强烈的革新要求,终于促成了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和农民战争的爆发。正是在这个时期,德国文艺复兴美术大潮中出现了很多杰出画家。他们中最著名的绘画大师有丢勒(图9-9)、荷尔拜因(图9-10)、格吕内·瓦尔德、克拉纳赫以及阿尔特·多费尔等,虽然他们的艺术风格各有不同,但都是以现实主义的成就体现了文艺复兴新美术的巨大进展。
图9-9丢勒《四使徒》
图9-10荷尔拜因《伊拉斯谟像》
德国是西方印刷技术的摇篮,因而艺术家们家也注意到,甚至集中主要精力去进行版画的创作。丢勒、荷尔拜因的成就除了在绘画领域,同时也体现在版画领域,二者都是西方美术史上极为重要的版画大师。在建筑与雕塑方面,德国的艺术家侧重于将哥特式的传统风格与意大利风格相融合,保留民族色彩的同时发扬古典美感,如海得尔堡的选侯宫,建筑物的正面和大门都饰以古典柱式和雕像,但在整体的比例和结构上仍保留了德国传统形式,它富丽豪华的风格也和后期哥特式建筑的精巧细致达成了协调。
3。英国
英国文艺复兴美术从16世纪才开始发展。当时正值都铎王朝时期,因此在建筑上有了“都铎风格”[2]之名。都铎风格主要体现在贵族府邸建筑上,代表作如朗格里特府邸,注重采光度,布局整齐而和谐,在细节上融入了古典柱式的装饰风格,整体上却保持了英国建筑传统朴实开朗的特色。
英国文艺复兴绘画受德国艺术家荷尔拜因影响很大,他是当时欧洲最负盛名的肖像画家,曾两次赴英。荷尔拜因为英国皇室及宫廷显贵画了很多作品,受到英国上流社会的欢迎与推崇。荷尔拜因的绘画作品都是小尺寸的,色彩丰富,精致细腻的笔调极为传神地表现了当时欧洲上流社会的贵族情调。他精湛的绘画技巧和冷静客观的写实风格启发了英国的画家,其中最著名的是伦敦肖像画家N·希利亚德。
希利亚德的作品尺寸小巧,色彩艳丽,用荷尔拜因式的工细笔调,刻画出倜傥风流的贵族情态,因此得到伊丽莎白朝野上下的喜爱。
4。西班牙
西班牙文艺复兴美术,在其国势迅速强盛后得到了巨大的推动。16世纪,西班牙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的广大地区,西班牙王室迅速占有了这个宝贵的新资源。此外,当时的西班牙和德国关系密切,进而拥有尼德兰,占据南部意大利,成为欧洲最大的势力。原本经济较落后的西班牙由此一跃成为欧洲大陆的重要角色。
西班牙文艺复兴绘画的主要代表是出生于希腊的画家格列柯(图9-11)。建筑方面的标志性成就是埃斯科里亚尔宫,它是由一组庞大的王宫、教堂与修道院组成的建筑群,以整齐划一、宏大严谨的风格取胜,主持修建的是西班牙建筑师J·赫雷拉。虽然最初设计出自他人,赫雷拉却是整体规划的完成者。埃斯科里亚尔宫规整的古典风格集中反映了西班牙宫廷文化的特色。
图9-11格列柯《拉奥孔》
课后思考题:
1。试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的审美趣味主要有哪些特点?
角度一:从绘画题材的选择上进行简略比较。
角度二:简述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与雕塑、绘画的融合。
2。讲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与你所了解的当代架上绘画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角度一:简要综合比较绘画语言。
角度二:分别挑选两幅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简略分析。
角度三:简单论述绘画观念的演变。
[1]佛罗伦萨大教堂,1296年由乔凡尼·美第奇出资建造,花了175年时间才最终建成。圆顶内部是瓦萨里的穹顶画《末日审判》,大厅墙壁上有壁画《乔凡尼·阿古托纪念碑》和《但丁与神曲》,浮雕比比皆是。登上教堂北侧的463级台阶到达圆屋顶,可以俯瞰整个佛罗伦萨。后来米开朗琪罗模仿它设计了圣彼得大教堂,感叹:“可以建得比它大,却不可能比它美。”
[2]都铎风格受到尼德兰的影响,用红砖建造,砌体的灰缝很厚,腰线、过梁、压顶、窗台等则用灰白色的石头,很简洁。室内用深色木材做护墙板,板上做浅浮雕。顶棚则用浅色抹灰,做曲线和直线结合的格子,格心中央垂一个钟乳状的装饰。一些重要的大厅用华丽的锤式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