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梅林定情幽兰初绽(第2页)
雪依旧在下,细密而安静。
我们并肩走在覆着薄雪的青石小径上,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
她刻意与我保持着半臂的距离,步伐轻盈,目不斜视,只偶尔抬眼望一望廊檐下挂着的冰凌,或是远处被雪覆盖的假山亭台。
我也没有刻意靠近,只是与她保持着同样的步调,偶尔指着某处景致,说一两句闲话。
气氛算不上热络,但也绝不似从前那般冰冷尴尬,有一种微妙的、正在缓慢融化的平和。
“听说相公近日又为家里的生意出了几个新奇主意,连父亲都赞不绝口。”走着走着,柳轻语忽然轻声开口,打破了沉默。
这是她第一次主动与我谈起生意上的事情。
我心中微动,面上却不动声色:“不过是些取巧的法子,登不得大雅之堂。比不得娘子品评图样,增色良多。”我顺势将功劳推给她一部分。
她微微摇头,侧脸在雪光映照下,线条优美而清寂:“相公过谦了。那些……会员、评级之说,轻语虽不甚明了,但也知绝非寻常『取巧』可言。相公之才,远非……远非寻常商贾子弟可比。”
她的话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或许还有几分……刮目相看?
我知道,我平日里展露的“才华”与手段,正在一点点改变她对我“纨绔病弱”的固有印象。
“世间万法,殊途同归。”我淡淡道,目光落在前方隐约可见的梅林,“经商之道,亦如用兵,亦如作诗,无非是洞察人心,把握时机罢了。娘子于诗词一道见解精深,他日若愿指点为夫一二,或许于这『洞察人心』上,更能有所裨益。”
我将话题引向诗词,引向她擅长的领域,并再次发出“请教”的邀请,姿态放得极低。
柳轻语闻言,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顿,侧眸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复杂,有惊讶,有探究,也有一丝……被如此郑重请教所带来的、微弱的满足感。
“相公诗才惊世,轻语岂敢言『指点』?”她语气依旧清淡,但那份疏离感,似乎又淡了一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笑道,“娘子何必过谦。”
说话间,我们已来到了梅林之外。
尚未走近,一股清冽幽远的冷香便已随风飘来,沁人心脾。
步入林中,但见枝头积雪如絮,其间点点鹅黄色的腊梅花苞悄然绽放,有的已然盛放,五片花瓣薄如蝉翼,在冰雪中显得格外娇嫩顽强。
白雪,黄花,幽香,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冬日画卷。
“真美……”柳轻语情不自禁地轻叹一声,清冷的眼眸中漾开一抹真实的亮光,如同冰湖解冻,春水初生。
她快走几步,停在一株花开得最盛的梅树下,仰起头,深深吸了一口那冷冽的芳香,闭上眼,长而卷翘的睫毛上落了几片细小的雪花,如同蝶翼沾露,那专注而沉醉的神情,美得令人屏息。
我站在她身后几步之遥,静静地看着她。
雪花落在她的斗篷上,落在她乌黑的发间,落在她纤长微翘的睫毛上。
她微微仰着头,脖颈拉出优美脆弱的弧线,斗篷的兜帽滑落些许,露出小巧如玉的耳垂和一小段白皙的颈项。
那身莲青色的斗篷在白雪红梅(虽无红梅,但有古梅枝桠的深褐色)的映衬下,更显得她身姿窈窕,气质空灵。
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带着怨怼与疏离的冲喜新娘,而是回到了她原本的样子——一个热爱自然、沉醉于诗画美景的才女。
这种不设防的、自然流露的真性情,比她平日那副清冷模样,更加动人。
我心中那点因急切而产生的躁动,竟奇异地平复了些许。
或许,对待她,真的急不得。
需得如同品茗,细细嗅其香,缓缓尝其味,方能得其真谛。
我缓步走到她身边,与她并肩而立,也仰头看着那满树琼英,轻声道:“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我吟的是王冕的《白梅》,意境高洁,正合此情此景,也暗合她此刻给我的感觉。
柳轻语闻言,猛地睁开眼,转头看向我,眼中充满了极致的震惊与难以置信!
“这诗……!”她喃喃道,清冷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相公……这诗又是从何而来?意境高远,托物言志……绝非……绝非寻常咏梅之作可比!”
她显然又被我这“梦中所得”或“福至心灵”的诗句震撼到了。
这已经是第几次了?
我心中暗笑,脸上却露出些许茫然:“只是见此情此景,心有所感,便脱口而出了。怎么,这诗……可还入得娘子之耳?”
我故意装作不知这诗的来历和价值。
柳轻语看着我,眼神极其复杂,那里面充满了探究、困惑,以及一种近乎于……仰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