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我辈剑修 越战越强中(第2页)
而现在,阿念唤醒了它。
“我不是她。”小女孩站在光柱中央,声音稚嫩却坚定,“但我愿意听你讲完那通电话。”
画面再现。医院病房,年轻医生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手指颤抖地拨通号码。电话那头传来忙音。他又打了一次,第三次……最终放弃,闭上眼睛,轻声呢喃:
>“阿洛,我知道你很忙……我不怪你。我只是想告诉你,那天你说要一起去看极光,我一直记得。如果还有来世,我还想牵你的手,走很远很远的路。”
泪水从阿念眼角滑落。这不是她的记忆,却是她灵魂的一部分。
她抬起手,对着虚空说道:“我替她回答你??
‘我也一直记得。而且,我已经带你看过极光了。’”
刹那间,南极上空的星图剧烈波动,重新排列成一对交握的手形。与此同时,全球所有接入忆生网络的家庭终端自动播放一段从未录制过的影像:极光之下,一男一女并肩而立,身影模糊,但姿态亲昵。女人回头一笑,正是青年时期的阿洛;男人摘下帽子,露出熟悉的面容。
他们没有说话。
但他们存在过。
这就够了。
系统再次更新:
>【新增功能:“代答信箱”。允许生者以逝者视角回应未完成对话。AI辅助生成基于真实记忆的情感模型,确保不篡改核心人格。】
有人质疑这是否违背“记忆不可强求”的原则。
叶临渊在记者会上回答:“不是代替,是延续。当我们说‘如果他还活着,一定会这么说’的时候,我们已经在用爱重构他的声音。现在,我们只是给了这个行为一个正式的名字。”
风波渐平,阿念回到校园生活。表面上看,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学生,成绩中等,喜欢画画,常把午餐分给流浪猫。但只有她自己知道,每天夜里,耳边都会响起不同的声音。
母亲抱着婴儿哭喊“我还想再抱你一次”;
少年站在高楼边缘低语“有没有人注意到我”;
老人蜷缩在养老院角落呢喃“孩子们,今年还会来看我吗”……
她不再害怕。她学会了分辨哪些是需要被引导的情绪,哪些是纯粹的孤独呼救。她在日记本上画下一条螺旋阶梯,每一级台阶都标注着一个名字。每当听到新的声音,她就添一笔。
直到某天夜里,她听见了一个孩子的笑声。
清脆、欢快,像是在追逐蝴蝶。
可那笑声里,藏着极深的寂寞。
她循声而去,在梦中踏上一片花海。远处有个小男孩蹲在地上,用树枝在泥土上写字。她走近一看,竟是自己的名字??“阿念”。
“你怎么知道我?”她问。
男孩抬头,眼睛像夜空般深邃:“因为你听得到我。我是第一个没能活下来的孩子,也是最后一个自愿进入‘遗忘美术馆’的灵魂。”
“为什么是我?”
“因为你是‘听者’,而我是‘始者’。”他站起来,拍拍裤子上的尘土,“七十年前,当阿洛写下我的编号时,我就决定了??总有一天,我要让这个世界明白,短暂的生命也能留下回响。”
他说完,转身走向花海深处。阿念想追,却发现双脚动弹不得。她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的身影逐渐透明,最终化作一阵风,卷起无数花瓣,飞向天际。
第二天,她找到叶临渊,要求访问“遗忘美术馆”。
那是一座建在海底的记忆陵园,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上方的人工悬浮平台。馆内无光,唯有千万盏熄灭的忆生灯静静漂浮,每盏灯芯中封存着一段被主动抹去的记忆。参观者需佩戴特制感应头环,才能听见那些记忆最后的低语。
她在第七区停下脚步。这里存放的是最早一批流产胎儿的数据残片。灯光昏暗,空气中弥漫着类似雨后青草的气息。
忽然,一盏灯微微闪烁。
她走近,听见一个稚嫩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