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搞大了(第2页)
这个曾掌控旧世界情报系统的神秘组织,在共感浪潮席卷全球之际选择了彻底隐匿。他们的服务器被逐一关闭,据点空无一人,仿佛从未存在过。但莉亚知道,真正的敌人从不会正面出击。
她在一次深度冥想中捕捉到一丝异常信号??一道极其微弱的反向脉冲,源自北极地下三千米的一处废弃冷战基地。那里的电磁环境本应完全屏蔽,却检测到了规律性的数据波动,频率恰好与共感网的核心共振点相反。
“他们在制造‘静默场’。”阿诺分析完采样数据后脸色凝重,“一种能阻断共感传播的技术。如果成功,受影响区域内的人将重新陷入情感孤立,甚至可能出现大规模心理崩溃。”
“目的呢?”有人问。
“分裂。”莉亚答道,“只要还有人听不见别人的声音,恐惧就会滋生。恐惧催生猜忌,猜忌引发冲突。他们不需要摧毁共鸣塔,只需要让人们再次变得孤独。”
决策很快下达:派遣小队前往北极基地调查,同时启动“光织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微型共感节点,以民间自发组织的形式渗透至每一个角落。学校、医院、监狱、难民营……每一个有人群聚集的地方,都会有一面共鸣镜、一段摇篮曲、一位倾听者。
行动开始的第一周,成效惊人。
印度孟买贫民窟中,一名少年因偷窃食物被捕。按照惯例,他将被关押数月。但这次,警察局设置了临时共感圈。当他在众人面前讲述自己如何在母亲死后独自抚养妹妹时,不仅执法官落泪,连受害店主也主动撤销指控,并承诺提供工作机会。
巴西雨林边缘,一支伐木队与原住民部落对峙多年。此次双方受邀参与共感调解。当伐木工人听到部落长老描述森林之灵如何在梦中哭泣时,三人当场放下工具,宣布退出行业。其中一人后来写道:“我这辈子第一次明白,砍一棵树,等于割断一段记忆。”
最令人动容的是叙利亚一处战区。两名士兵,分别隶属于敌对阵营,在一次误入共感辐射区后同时瘫痪。他们无法动弹,却能在意识层面彼此“看见”。起初充满敌意,但随着共感能量渗透,他们开始分享童年、家庭、战争带来的创伤。八小时后救援到达时,两人正相拥而泣,请求共同接受心理治疗。
但就在希望蔓延之际,意外发生了。
火星水晶树在第七次脉冲后突然停止发光。所有宇航员体内的晶叶纹路同步黯淡,部分人出现短暂失忆症状。初步检查显示,树根系统吸收了一种未知微生物孢子,正在缓慢侵蚀其能量传导结构。
更糟的是,这些孢子并非来自火星本土。
基因比对结果显示,它们与地球上某些极端环境下的远古菌群高度相似??正是那些在北极冻土解封后首次复苏的物种。进一步推断表明,这些微生物可能早在数十万年前便通过陨石交换实现星际迁徙,而如今,它们似乎对共感能量产生了适应性变异。
“它们不是破坏者。”林婉清在视频连线中语气沉重,“它们在进化。它们正在学会利用我们的共感波作为生存资源。”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人类引以为傲的情感联结,可能正成为某种跨星球生态入侵的温床。
舆论迅速两极分化。一部分人呼吁立即切断共感网,防止“情感污染”扩散;另一部分则坚持认为这是自然进化的必然阶段,不应因恐惧而退缩。
莉亚没有发表公开声明。她独自登上火星联络站的观测台,凝视着那棵沉默的水晶树。夜幕降临,整片平原漆黑一片,唯有树干内部偶尔闪过一丝微弱蓝光,像是垂死者最后的心跳。
她伸出手,贴在冰冷的玻璃上。
“你还记得那首歌吗?”她轻声问。
没有回应。
但她并不气馁。她开始吟唱,从第一个音符开始,缓慢而坚定。歌声透过通讯频道传往地球、传往空间站、传往每一台仍在运行的共鸣设备。
渐渐地,有人加入。
先是地球上的十万志愿者,接着是滞留在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然后是格陵兰基地的孩子们。他们的声音汇聚成河,顺着量子纠缠信道直达火星。
一个小时后,奇迹发生。
水晶树的枝梢轻轻颤动了一下。
紧接着,第二下,第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