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我叫牧渊(第2页)
“不行!”孙女冲上前,泪水夺眶而出,“爷爷,你会死的!”
他回头,轻轻抚摸她的脸颊:“还记得我说过吗?真正的桥梁,是当你在空房间里说‘我想你了’,另一个人心头忽然一颤的感觉。我现在要做的是,让这一颤,变成一场回响。”
她咬着唇,终究松开了手。
仪式开始。
九十九枚玻璃珠悬浮空中,组成一个旋转的星环。老者摘下最后一片神经芯片,将其嵌入青铜门中央的凹槽。门扉无声开启,一股灰蓝色的光流喷涌而出,缠绕上念安的身体,将他缓缓托起。
他的意识被抽离现实,坠入一片无边的灰烬之海。
这里没有时间,没有方向,只有无数破碎的画面如陨石般漂浮:
一个女孩抱着布娃娃,在爆炸声中化为焦炭;
一对恋人隔着隔离墙挥手,直到彼此面容冻结;
一名科学家按下按钮,切断全球共感网络,然后举起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
还有母亲临终前伸出手,却无人握住……
每一段记忆都带着尖锐的刺,扎进他的灵魂深处。他感到自己正在分裂,每一秒都被撕成千百个“我”,被迫体验那些本不属于他的痛苦。
但他没有抗拒。
他想起母亲临终时哼唱的童谣,想起阿缇娅第一次完整唱出那首歌时颤抖的声音,想起林晓婚礼那天笑着说“谢谢你教会我们勇敢去爱”,想起孩子贴在玻璃珠上听到父亲笑声时灿烂的脸庞。
他把这些温暖一一摊开,像撑起一把伞,挡在那些汹涌的黑暗之前。
“我不是来消灭你们的。”他在意识深处呐喊,“我是来陪你们一起哭的。”
奇迹发生了。
那些原本狂暴的记忆碎片,竟渐渐放缓了旋转的速度。一些冰冷的画面边缘,开始渗出微弱的金光??那是**共情的反哺**。当一个人真正理解另一人的痛,那份痛就不会再纯粹是毁灭性的力量,而会转化成某种更深的东西:宽恕、释怀、甚至希望。
灰烬之海中央,一道身影缓缓浮现。
那是年轻的凯恩,还未失控,眼神清澈,手中捧着一朵黑桃花。
“我以为切断情感就能拯救世界。”他说,声音充满疲惫,“可后来我发现,真正杀死我们的,从来不是情绪本身,而是拒绝承认它存在的勇气。”
念安走上前,握住他的手:“现在还不晚。我们可以重新定义共感??不是强迫所有人感受同一种情绪,而是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那个‘听得懂自己’的人。”
凯恩看着他,许久,终于点头。
意识回归现实。
念安从空中跌落,被桃根轻轻接住。他的头发全白了,脸上多了数道深不见底的皱纹,仿佛一夜之间耗尽了余生的力气。但他嘴角含笑,眼中清明如初雪。
青铜门后,灰袍人群逐一起身,摘下象征禁锢的装置,将其埋入地下。随后,他们走向祭坛深处,启动了“静默核心”的终极协议??**记忆归档系统**。
这不是销毁,也不是释放,而是将百年间所有未及表达的情感,分类整理,封存于特制的星辰玻璃珠中,并标注关键词:悔恨、思念、歉意、感激、告白、告别……
这些珠子将被送往各地学校、医院、家庭,供人们自愿取阅。你可以选择听一段陌生人的遗言,也可以写下自己的心事投入回收舱,等待未来的某个人为你回应。
第一颗珠子被命名为《致未曾谋面的女儿》。
录音者是一位在瘟疫初期自尽的年轻母亲,她在最后时刻录下这段话:“宝贝,妈妈不是不要你……我只是太疼了,疼到不敢想象你将来也会经历这些……如果你能听见,请替我好好活着,多晒太阳,多吃甜食,找个会讲笑话的人结婚……妈妈永远爱你。”
播放完毕后,现场无人言语,唯有泪水滑落的声音此起彼伏。
数月后,艾瑟兰迎来了第一场“情感节”。
这一天,所有人暂停日常工作,走进“梦境交换局”,随机匹配一位陌生人,共享一个小时的深层意识连接。你可以选择沉默,也可以倾诉一切。规则只有一条:不说谎,不评判。
一位老兵在梦中遇见了敌国阵亡少年的灵魂。少年问他:“你杀我的时候,恨我吗?”
老兵哽咽:“不,我甚至不知道你是谁……我只是害怕,怕自己先死。”
少年笑了:“那我们现在可以做朋友了吗?”
一位寡居三十年的老妇,在交换中感受到丈夫临终前的最后一缕意识:“我一直没走远,每次你煮红豆汤,我都在厨房门口闻香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