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4章 民心与效益(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峡谷中心”成功通过飞行检查的消息,如同一剂强心针,让团队的士气为之一振。但林默和苏晚晴都清楚,这仅仅是防御成功,远未到可以松懈的时候。对手的“行政消耗战”仍在继续,岗巴的培训项目被卡只是一个开始,必须找到破局的关键,变被动为主动。深夜,林默的办公室灯火通明。他、苏晚晴、张浩以及刚结束质量整改会议的陆青屿和阿邓,正在进行一场核心战略会议。“他们想用琐碎的行政手段拖住我们,消耗我们的精力。”苏晚晴在屏幕那头,神色冷峻,“我们必须找到他们的七寸,进行反击。不能总是他们出招,我们接招。”“他们的七寸,就是利益。”林默看着墙上那张标注了“华东联盟”主要成员单位的地图,目光锐利,“他们依靠高值耗材和垄断性技术获取超额利润。而我们的‘星火标准’,核心就是打破这种依赖。”“师父,您的意思是……”张浩在岗巴那边,似乎捕捉到了什么。“我们要把‘星火标准’从一个内部规范,变成一把公开的、衡量技术价值和医疗成本的尺子。”林默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晚晴,你牵头,联合卫生经济和研究室的专家,基于我们积累的海量数据,制定一份《常见复杂先心病诊疗技术成本效益分析白皮书》。”他转过身,眼神闪烁着战略家的光芒:“这份白皮书,要客观、中立地对比分析‘林默术式’与传统术式,在达到相同甚至更优疗效的前提下,在直接医疗成本、患者负担、医保支出、社会效益等全方位的差异。用无可辩驳的数据,告诉所有人,哪种模式才是真正符合中国国情、利国利民的未来方向。”“我明白了!”苏晚晴立刻领会,“这不是攻击,而是摆事实、讲道理。把选择权交给市场、交给医保、交给患者。一旦这份白皮书的影响力形成,就等于在他们赖以生存的商业模式下面,点了一把火!”“没错。”林默点头,“同时,张浩,你在岗巴的培训班,下一期增加一个模块,就叫‘基层医院心脏外科成本管控与效益提升’。把我们如何精打细算、如何优化流程、如何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设备和耗材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那些真正想为百姓做事的医院和医生。”“太好了!”张浩兴奋地一拍桌子,“这才是真正能帮到基层的东西!我看那些只会开高价药、用昂贵耗材的所谓‘专家’,以后还怎么忽悠人!”“青屿,阿邓。”林默看向怒江的两位干将,“你们在中心,继续深挖管理细节,把成本控制做到极致。同时,收集更多关于患者因无法承担传统手术高昂费用而延误治疗的典型案例。我们要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冷冰冰的数据更有温度。”“是!林教授林老师!”陆青屿和阿邓齐声应道。战略方向既定,团队立刻高效运转起来。一个月后,这份重磅的《常见复杂先心病诊疗技术成本效益分析白皮书》(初稿)悄然在业内小范围流传。其翔实的数据和颠覆性的结论,立刻引起了巨大轰动和讨论。许多一直苦于医疗成本高昂的医院管理者和地方医保局官员,如获至宝。与此同时,张浩在岗巴的新培训模块大受欢迎,甚至吸引了一些非心脏外科的医院管理者前来听课。“星火”不仅输出技术,更开始输出一套全新的、基于价值和效率的医疗管理理念。对手显然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试图卡脖子的行政手段,在“星火”主动公开透明的数据和日益壮大的支持者声音面前,开始显得苍白无力。几天后,一个更戏剧性的消息传来:国家医保局某研究中心,正式致函“星火计划”项目组,希望就白皮书中的部分数据和方法进行深度交流,并探讨将其作为未来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等相关支付方式改革的重要参考依据。这无疑是官方层面的一个极其积极的信号!“釜底抽薪……”苏晚晴在电话里对林默说,语气中带着一丝快意,“你这步棋,直接动摇了他们的根基。他们现在恐怕不只是着急,而是恐慌了。”林默站在“峡谷中心”的露台上,看着脚下奔腾的怒江。江水遇礁石则分流,但终将汇合,奔流入海。“这只是开始。”他平静地说,“当潮水改变方向时,最先被淹没的,就是那些固执地站在旧岸线上的人。”他手中的“尺子”,已经亮出。接下来,就是要用这把尺,去重新丈量整个行业的价值与未来。而他知道,这把尺的刻度,叫做“民心”与“效益”。:()神级外科:从边境医生开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