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牛总(第9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看来是牛总的世交——”牛总出身于江南的书香门第,最注重的就是家族世交,资助父亲好友的孙女完全可能,“怪不得长得一点儿都不漂亮,却还是受到牛总照顾。”

白展龙像个猫头鹰似的点点头:“嗯,表面看起来很正常,不过我认为牛总身上的问题,使得他身边的人都有疑点。”

“我同意。这个女秘书今天还来上班吗?”

“是的。”

我的脑子已经够乱了,不想再管这个丑小鸭:“让她留在行政总监手下,平时注意监视,不要让她接触公司机密。”

她。

她是莫妮卡。

依然是那身标准的套装,浅浅淡妆与盘起的长发,偶尔用手指转转圆珠笔。

不过,她再也看不到男人大胆放肆的回头,听不到女人羡慕嫉妒的叹息,只有拥挤的办公区域,无数压抑狭窄的格子间,一个个紧张忙碌的背影。

牛总死去已经三天,他的办公室早被警察贴上封条,整个房间全被搬空,集团在严查他的信息和资料——她已听到风言风语,包括最新的财务审计结果,公司里人心惶惶。两年前,她的大老板千金身份泄露后,这些家伙对她阿谀奉承点头哈腰,如今换了一张脸的她,却被他们像丫头一样呼来唤去,要么给这位总监订机票收快递,要么给那位贵客端茶送水。

唯一的保护伞牛总死了,她只能祈祷别被公司赶走。她从牛总的房间外面,搬到行政部的公共区域,呼吸上百人的混浊空气,接受四面八方几十台电脑主机的辐射。

但她还是忍受下来了,因为,只要留在这里,就有机会见到他。

不过,这几天最难过的是:大家对牛总的非议。

集团投资印度项目失败,损失上百亿美元的糟糕消息,尽管老板下令严格保密,却已在公司内外不胫而走。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牛总,据说他在报表里做了手脚,隐瞒巨额亏损的事实,公司可能取消他的公开葬礼,并要撤销授予他的一切荣誉。

她想不明白,为何所有责难都集中到牛总身上,在他尸骨未寒之际,如此非议一位对集团做出卓越贡献的老人,实在太不近人情了。她不相信牛总是吃里爬外的奸细,至少她看到了牛总一颗忠诚的心。

自己是牛总生前最后的女秘书,也是第一个发现牛总自杀的人,她有责任和义务调查其中的前因后果,发现背后骇人听闻的秘密。纵然不能为牛总洗脱罪名,至少该让自己心安理得地坐在这里。

她不可能接触到任何重要信息,每天的工作和实习生没什么区别,就连见到那个男人的权利都没有。

绞尽脑汁想了半天,忽然看到一个行政部同事捧着快递包裹匆匆走过。

包裹!

重要的是包裹。想起牛总死前几天收到过的邮政包裹,或许暗藏玄机。

做秘书上班的第一天,牛总就对她关照过:最近公司严查内鬼,所有员工的电子邮件与网络聊天工具都遭到严密监控。所以,无论公事还是私事,只要经过公司电脑,肯定会被监控记录下来。

不过,邮政包裹不会被监控,更不会被拆开来检查。

说不定有人利用了这一点,通过邮政包裹传递信息,藏着什么特别的东西。

她立即翻出工作文件夹,白展龙派人搬走了牛总电脑,带走了所有的文件与物品,却漏掉了小秘书的文件夹。

不过,文件夹里都是些日常票据,还有邮政包裹的收件人存根——谢天谢地找到了!

这张还算完整的存根,在牛总自杀前三天,是她亲手从包裹上撕下来的。通常这种存根没什么用,她却小心地保存在文件夹里——秘书也要干得认真负责。

小心地抬头看看四周,没人会注意这个小秘书。包裹存根都是复写纸,收件人这联字迹极淡,需要仔细辨认——发件人地址在上海,是位于虹桥开发区的一个门牌号码,发件人名字却是空白,签名栏上龙飞凤舞,完全看不清楚。

也许是普通朋友寄来的礼物,也许是政府部门的礼尚往来,但她就是感觉有些奇怪。

于是,她把这个地址输入网络搜索引擎。

很快出来一大堆网页,基本都是二手房网站——这个地址位于虹桥古北小区,有名的高端住宅区。所有挂牌信息都在2007年10月前后,意味着这套房子当时很可能卖出了。

她迅速进入网上房地产系统,查询2007年交易的二手房信息,果然搜索到这个地址。

根据网上备案的信息,这套二手房的买主正是牛总本人!

牛总是2003年被高薪挖到天空集团的,第二年被派到上海担任中国分公司总经理。很多台湾人都在上海买房,牛总在2007年买下这套高档公寓也不为过。

不过,她从前去过牛总在上海的家,并非这个地址,而是远在城市另一端的浦东。

她也从没听牛总说过在虹桥还有房子,大概牛总没去住过,作为投资或出租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