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二章 暗流(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九十二章暗流

马场之后,我已几日未曾见到李治。但他的消息我知道得一清二楚,他的一举一动我皆明了。他昨日又得了风寒,虚弱不堪,今日连早朝都姗姗来迟。

深旷的宫殿中尽是按官阶品秩列序而行的文武百官,如此多的人,却寂静如一潭死水,只有在朝臣上奏时才隐约有回音。

有朝臣奏曰:“……世风渐趋奢靡,特别是女服,花样颇多,崇尚靡丽,风气豪纵,女裙至少得用六幅布,华丽的则要七幅到八幅,过于浪费,此奢靡之风绝不可长……”

“嗯……”我颔首,“陛下向来提倡节俭,我既为一国之母,理当身先。皇后之裙为十三褶,自明日起,便改为七褶,以做表率。”

“朕明日便下诏。”李治懒懒地说道。

我起身跪拜:“陛下,如今奢靡成风,许多人游手堕业,稍有不慎,便致饥馑,臣妾特上表建议十二事,请陛下恩准。”

“说吧。”李治终于抬眼望着我。

“一、劝农桑,薄赋徭。二、给复三辅地,免除长安及其附近地区之徭役。三、息兵,以道化天下……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廪入。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

李治听得昏昏欲睡,犹如大梦初醒:“好,好,很好,此等利民之事,朕都准了。”

“谢陛下。”我微蹙眉。

我所上表十二事,原本就是利国利民之事,朝中自然也无人有所异议。

今日早朝便如此波澜不惊地度过了。

散了朝,百官依次退去,我缓步出了大殿。

殿外冬日暖暖,溅落而下,照得我有些眩晕,眼前忽地一片空茫。

“皇后娘娘。”狄仁杰立于殿外阑前,躬身施礼。

“怀英有事要奏?”我笑道,“似乎迟了点,已退朝了。”

狄仁杰亦笑道:“呵,那娘娘是否肯听臣之奏呢?”

我不语,只径直朝前走去,渐渐远离了巍峨宫阙,踏上青石板路,宫女内侍皆离远远地跟着,唯有狄仁杰随于我身侧。

狄仁杰轻声说道:“皇后娘娘今日上表的十二事,确是明智之举。”

“你似乎话中有话。”我侧头望他。

狄仁杰略略欠身:“其一、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当然,历代多少帝王都曾提出此事,皆不了了之,但我深知娘娘提出此事,并非纸上谈兵,而是施惠百姓,切实减了他们的负担。息兵、不建宫殿、不好大喜功,免除长安及边区之徭役,这都已落实此事。长安又是首善之区,是给其他地方做表率的地方,所以皇后娘娘便先将此处百姓的徭役给免了。我说的对不对呢?”

“还有呢?”我脚步略停,敛容问道。

狄仁杰轻松一笑,继续说道:“其二是笼络百官。由提高官员功名俸禄入手,尤其是那些中下级官员。给才高位卑、长期得不到升迁的中下级官僚升官。如此一来,这些官员又怎么能够不由衷地支持与感激皇后娘娘呢?”

“呵……”我自信地微笑,反唇相讥,“看来,你在我母亲身边,确是学到了不少精华。”

听我提到母亲,狄仁杰的神色稍暗黯,而后他长叹一声:“臣并无他意,确是由衷地敬佩娘娘。娘娘深知,百姓皆善忘,王朝的颠覆、帝王的异位,对他们并无影响,只要生活安逸,他们便会很快地适应习惯。”

“你说的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拈了一朵梅花,幽幽地续道,“帝王与百姓,犹如兽之毛皮,草木枯荣,毛损而皮不伤。百姓想要的,只是自身的安定生活,至于何人为帝,天下姓氏是谁,恐怕都不是那么重要。”

狄仁杰唇角狡黠地勾起,目光缓缓转向我:“娘娘所说的,恐怕不是皇后之道,而是帝王之道吧?”

我闻言心下一凛,直直地望了狄仁杰看。

“怎么?臣说的不对?”狄仁杰瞪大双眼,无辜地反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