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骊山(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他猜测她只是为了去探病,带了宫中的医士,带了一车的药草,就如同当年她派了孟神医来救治他一样,只不过,这一次她要去救谁,他不得而知。

可是一连三日了,都没有她从各个城门回宫的消息。

他站在羊皮地图卷前,目光紧紧地锁在咸阳郡,再缓缓打过周边所有的村镇街区,江陵、宛县、云阳、武关……所有的城池陌生而熟悉。他想他不能扰乱她回程时一路的安宁,他不希望让她看到漫天的飞箭流矢,看到战火硝烟的四起,看到短兵相接时的残酷与残忍,看到马蹄践碎山河的无情与无奈。

可他更害怕,刀林箭雨,会误伤了她。

他只能等。

等。

等找到她,或者,等她回宫。

可他的种种缘由,他都无法说出口去。

他只能静默地关注着每一个有可能的城池入口,甚至于在夜色层层掩护下单枪匹马地闯进周边的城池,站在城门下,看着那护城河水在夜的寒风里溅起层层水花,就那么漫无目的地找寻着,直到第五天九泽来报,那一日清晨的时候,一乘车马从东门进城,径直驶进了秦宫的望月门。

他便感觉长久以前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回落了下来,可是,心底却又是矛盾的,毕竟有了她的消息,毕竟他还能看到她,感觉得到她的存在,可是,她却依旧返回了秦宫,回到了那个即将日落西山的男人身边。

那一刻他再次恨得牙痒痒,恨得一拳落在面前的小案上,生生地震落了案上的两只陶瓮,陶瓮落到地上,瞬间便四分五裂了去。

冬日的咸阳城,苍白得,似乎没有一丝的生气。

姜玉姬在踏进宫门的时候便感觉到了整个秦宫的冷冷清清,绵阳到视线尽头的台阶上空无一人,甚至于殿宇边的高台上,也仅仅三两侍卫持戬而立,往日里十步一哨的壮丽景观,终不再复见。

姜玉姬抱着那只小白猴去了玉堂殿的书房,一名寺人缩着手立于廊下,见了姜玉姬,怔了会神,方又醒悟了过来,一脸的诧异神色,带着两分惴惴不安的神情行了礼,便后退了半步。

姜玉姬在廊檐下停了下来,那廊檐上依旧残留着一层薄薄的雪屑,在阳光照耀下,融化的雪水便一滴一滴的缓缓滴落着,那小白猴已是通了人性,抬头看了眼那廊檐上欲坠又未落的水滴,低低的呜呜叫唤着。

“今日怎么是你在当值?”姜玉姬拍了拍小白猴的头以做安慰,看着那寺人问道。

“冬夏和冬春都自请出宫了,”那寺人依旧半拘着身子回答到。

“其他人呢?也都自请出宫了吗?”姜玉姬隐隐猜测到了眼下的局面,可依旧想从他人处去求得一份证实。

“小的不知,卫总管只吩咐不必多心,可是自请出宫的,也都没有挽留,给了银两便放出宫去了,”寺人低眉顺眼地回道。

“那守宫的侍卫,怎么也只余不到一成?”

“回夫人,主上前几日都调去了峣关,眼下,应该还在回宫的路上,”那寺人的声音低了低,似乎书房里隐隐有了动静。

推开书房紧紧关闭的木门,姜玉姬看到子婴就背对着她站在那一面几乎铺满整面墙壁的羊皮地图前,地图上各种标记层层叠叠,而子婴就那站着,仿佛站了很久的样子。

“殿下,”姜玉姬低低唤了一声。

子婴依旧那般地站着,纹丝不动般,甚至于,听到姜玉姬的声音都不曾回过头来,只是声音极其平淡地开了口,“都走了,他们都自请出宫了,你不是也走了吗?为什么还要回来,回来看着我亡国。”

子婴的声音很低,低得仿若是自言自语,那音调极为平淡,可那平淡里,却也藏着一抹不易察觉的绝望和悲凉。

“殿下,”姜玉姬再次唤了一声。

“晚了,”子婴冷笑了一声,“刘邦带军绕过峣关,已经到达灞上了,兵临城下,这座秦宫,我守不住,大秦的江山,我也守不住。”子婴边说着边缓缓地转过身来,目光便定定地落在缩在姜玉姬怀中的小白猴身上。

那是怎样的一双眼睛啊,那双眼睛布满了血丝,深深的陷进了眼眶里,眼眶周围一圈暗色的淤青,那目光带着无法掩饰的无助和绝望,却在看到小白猴的那一瞬间,那双空洞无枯井的眼底却陡然间涌出一滴泪来。

“姑母……”子婴嗫嚅着。

“殿下,六公主……,殿下节哀,”姜玉姬只觉得心尖一酸,转过脸去,由着那只小白猴跳出怀抱,跃到子婴的脚下,却只是抬着头,仰望着子婴。

子婴缓缓地蹲下了身去,伸手摸着小白猴的脑袋,再缓缓站起来时,眼底的凄凄然已然**然无存,面上的神色也再次恢复如初,“玉姬,你知道刘邦派人给我送来了什么吗?”

那窗下的一扇小几上,一面黑漆的木托盘上,就层层叠叠地堆着一堆的白色粗麻衣物,姜玉姬堪堪扫了一眼,便已然知晓了那是何物,再转过脸来,便看到了子婴眼底一抹探究的神色一闪而逝。

许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神色,子婴在桌前坐了下来,顺手提了壶斟茶水,却怎料那壶中空空如矣,只得低叹了一回,“玉姬,你不该再回到这里来,他刘邦要的是我,和我手中的传国玉玺,”子婴的声音陡然间低了几分,暗含着一抹嘲讽,“不过一张称霸的椅子罢了,玉姬,当初就不应该将你牵扯进来。”

姜玉姬并不理会,只是在地席上跪坐下来,取火箸理了理炭盒里的精炭,又起身提壶取了水,将水瓮置于炭火上,方再次坐下来开了口,“殿下,如今就算殿下生了悔意,玉姬却终不悔,生也好,死也罢,只要殿下不离不弃,玉姬便生死相依。只是明月尚小,她终归无辜。”

“她已经送出宫去了,我将他托付给了云清,有陈夫子在,他们应当无恙,”子婴低下头去,伸手将坐立一旁久久不曾出声的小白猴拢在了怀里,他克制着内心如翻江海的层层情绪,极力用了最平稳的声音告诉了姜玉姬他已经做出的安排。

短短几日,从那名看似柔弱,仿佛一阵风便可吹倒的刘邦军中的使臣前来劝降后,他便想了无数种关于大秦国,关于他自己、关于姜玉姬、关于他们的孩子、关于他身边所有人的种种结局,他甚至也想过他的玉姬会陪了她共赴黄泉,或者是陪了他以身殉国,可是当她那句话从她口中亲自说出来的那一霎,他的内心依旧百感交集,可他却不得不克制着。

他确实生过悔意,他后悔当初迫不及待地求娶了她,后悔与她度过了那么多难忘的日子,难忘地让他就想时时刻刻沉湎在她的一颦一笑,只愿时光可以停止,可以不再多行一步,难忘得让他在历经数年的艰辛和孤苦无依后终于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可是如今,他又怎么能忍心割舍去?可是当年,以他当时他的身份,当时那些将头颅提在手上的日子,日日夜夜在刀尖上舔舐伤口的境状,又如何能去拥有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