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论哪个译本公认最好
(英)斯密(Smith,A.)其他已完结
作者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哲学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被奉为现代西方经济学鼻祖。本书是斯密的伦理学著作,主要阐明了道德情感的本质、道德评价的性质和斯密以“公民的幸福生活”为目标的伦理思想。斯密把他认为是人的本性中所有的同情情感作为阐释道德的基础。他用同情的原理来解释人类正义感和其他一切道德情感的根源,来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并以此为基础表明各种基本美德的特征,论述了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应该怎样控制他的感情和行为,以及怎样建立一个具有确定行为准则的社会。
更新时间:2025-11-12 17:04:34
- 第四章 不同的作者据以论述道德实践准则的方式
- 第三章 对赞同原则的三种不同解释
- 第二章 关于美德本质的解说002
- 第二章 关于美德本质的解说
- 第七篇 关于道德哲学的体系
- 第三章 论自我克制02
- 第三章 论自我克制
- 第二章 论个人的品质可能对他人幸福产生的影响
- 第六篇 论关于美德的品质
- 第二章 习惯和风气对道德情感的影响
- 第五篇 论习惯与风气对我们的影响
- 第二章 效用性表现赋予人品质与行为的美以及这种美在何等程度上被看做原始的赞同原则
- 第一篇 论行为的合宜性
- 第二章 各种合适的激情
- 第三章 顺境逆境对于人们行为恰当性判断的影响以及不同情况造成的同情心的差异
- 第二篇 论优点和缺点或奖惩的对象
- 第二章 论正义和仁慈
- 第三章 论在行为的优点或缺点的判断上命运对人类情感所产生的影响
- 第三篇 我们评判自身情感和行为的基础与责任感
- 第一章 人们对赞扬和值得赞扬的的品质的喜爱
- 第三章 论良知的影响和权威
- 第四章 论自我欺骗的天性和一般准则的起源与作用
- 第五章 论上帝的法则 道德普遍原则的影响和权威
- 第六章 如何诠释责任感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动机
- 第四篇 论效用性对赞同感的意义
- 第二章 效用性表现赋予人品质与行为的美以及这种美在何等程度上被看做原始的赞同原则
- 第五篇 论习惯与风气对我们的影响
- 第二章 习惯和风气对道德情感的影响
- 第六篇 论关于美德的品质
- 第二章 论个人的品质可能对他人幸福产生的影响
- 第三章 论自我克制
- 第三章 论自我克制02
- 第七篇 关于道德哲学的体系
- 第二章 关于美德本质的解说
- 第二章 关于美德本质的解说002
- 第三章 对赞同原则的三种不同解释
- 第四章 不同的作者据以论述道德实践准则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