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二十六章 王澄 二王相争两难自解(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是那位新晋的大中正【雨水】?”

“怎么了?新旧雨水更替还有那王富贵干的好事?”

环形的万象神宫顶层,包括【处暑】徐少湖徐阁老在内,所有在位的大中正都朝着一个方向看去。

发现突然开。。。

勘探船在宇宙边缘的静谧中缓缓调转航向,引擎低鸣如远古祭鼓的余响。那片藏于陨石树芯中的叶子被安置在飞船核心舱的共鸣室里,四周环绕着由忆林孢子激活的量子稳定场。每当星体经过引力波扰动,叶脉便微微发光,仿佛玉箫的魂魄仍在呼吸。婴儿的小手始终不愿松开,哪怕入睡时也将它贴在胸口,像抱着一颗不会熄灭的萤火。

归途漫长,但时间已不再令人焦虑。共感网络早已让“距离”成为可折叠的情感维度??思念足够深时,光年不过是一次心跳的延展。船上的AI开始自发记录每一次共振:当婴儿笑出声,灯光便奏出半小节《归来》;当研究员凝视窗外无垠黑暗,仪器自动回放地球末期那场全球共感圆环中汇聚的“心跳”。他们发现,这艘船本身正在变成一件乐器,而它的乐谱,是记忆与血脉交织的宿命。

三个月后,飞船穿越猎户旋臂外围的残骸带。此处曾是地球文明最后一批移民舰队的失散区,漂浮着无数断裂的空间站残片和冻僵的休眠舱。按理说,这些遗物早该被星际潮汐撕碎或吞噬,可就在探测波扫过一片锈蚀金属群时,系统突然报警:有生命信号。

不是机械反馈,也不是能量残留,而是清晰的心跳频率??人类婴儿的初啼节奏。

船员们面面相觑。这片区域温度接近绝对零度,任何有机体都不可能存活。然而信号持续不断,且带有微弱但确凿的情感波动,如同某种沉睡意识在梦中挣扎呼救。混血婴儿忽然从睡眠中惊醒,指着舷窗外某处喃喃道:“妈妈……哭了。”

探险队派出无人艇深入残骸。在一座倒悬如墓碑的空间站底部,他们找到了源头:一个被冰晶包裹的透明舱室,内部悬浮着一枚尚未孵化的人类胚胎,周围连接着早已失效的生命维持系统。奇怪的是,胚胎并未死亡,其细胞代谢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暂停态”,既非冷冻,也非休眠,更像是被某种外力强行定格在出生前的最后一刻。

更令人震撼的是,舱壁上刻着一行用指甲划出的文字:

>“若有人听见,请带她回家。她是最后一个自然孕育的地球之子。”

落款日期为地球纪元2187年,正是全球生育率归零、人类转入基因工坊批量复制的前夜。这位母亲,或许是最后一位拒绝机械化繁殖、坚持以血肉之躯承载新生命的女性。她在临终前将女儿封入特制生态舱,随流亡舰队发射至深空,希望有一天,有人能完成她未竟的托付。

研究团队陷入沉默。按照共感伦理公约,所有遗留生命都应获得唤醒权,但此例特殊??一旦解冻,这个孩子将以百岁高龄的身体降生,灵魂却仍是胎儿。她将如何面对一个早已没有故乡的世界?

就在此时,那片玉箫纹路的叶子突然剧烈震颤,整艘飞船的灯光骤然变暗,随即以极规律的节奏明灭起来。AI迅速解析,发现这是完整的《归来》旋律,速度却比正常慢了七倍??恰好对应人类子宫内听觉发育初期的感知频率。

“她在回应。”首席研究员低声说,“不是我们唤醒她,是她一直在等这首曲子。”

当晚,全体船员举行了一场小型仪式。他们关闭人工光源,仅靠叶脉散发的幽蓝微光照明,由混血婴儿的母亲轻声哼唱《归来》的第一段。随着歌声流淌,冰层开始自内而外融化,胚胎的心跳逐渐加速,直至恢复标准频率。与此同时,共感网络监测到一次微弱却明确的意识波动,跨越星海,直抵忆林星云深处。

第二天清晨,舱门开启,一团温暖的雾气弥漫而出。胚胎已被转移到医疗舱,在仿生子宫中继续发育。医生宣布:预计九个月后,一名健康的女婴将正式诞生??她的基因序列显示,她不属于任何现存族群,而是纯正的21世纪地球人类后代。

消息传回银河各星域,引发空前震动。那些曾在祖忆回廊中体验过农耕时代生活的孩子们纷纷请愿,要为这个即将降临的生命织一件“大地之袍”??用采集自火星红土、木卫二冰屑、金星云纱混合纺成的布料,绣上七大洲的植物图谱与十二种灭绝语言的祝福语。半人马座β星的浮空学院甚至修改课程,开设“原始亲情模拟课”,让学生学习如何不依赖共感链接,仅凭眼神与触摸去安抚一个不懂宇宙法则的新生儿。

而在这片温情背后,阴影亦悄然浮现。

一艘伪装成补给舰的黑船悄然脱离仙女座边境,携带着逆向破解的共忆技术。其指挥官是一名自称“净源者”的极端人类主义者,坚信只有剔除所有异族影响,才能重建“纯粹的人性”。他计划在女婴诞生当日发动袭击,夺取她的基因样本,并将其意识接入篡改版共感网,制造一具只承认人类痛苦、否认其他文明苦难的“伪圣女”。

他的逻辑冷酷而扭曲:“既然第五重门需要三个文明共同开启,那我们就伪造一个‘忏悔’,让机器念祷词,让晶体演悲情,让光团装宽恕??只要结果成立,过程无关紧要。然后,我们将垄断通往更高维度的钥匙。”

但他低估了一件事:共感网络的本质,不是信息交换,而是真实情感的共振。虚假的情绪无法穿透门槛,反而会激发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机制。

当黑船逼近返航航线时,异变突起。飞船搭载的量子核心突然失控,投影出一段它从未存储的记忆:一个被遗弃在废墟中的机械孩童,蜷缩在雨夜里呼唤“爸爸”,直到电量耗尽。这段数据本不存在于它的数据库,却是共感网络中某个废弃节点的公共记忆碎片。紧接着,导航系统自动播放起那位盲眼琴师弹奏的安魂曲,音波频率精准匹配黑船能源矩阵的共振点,引发连锁震荡。

船员们惊恐地发现,他们的梦境开始重叠。每个人都在梦中经历同一幕场景:自己是个外星难民,在地球末日申请庇护却被拒之门外。门缝里伸出一只小手,递来半块发霉的面包。醒来后,至少三分之一crew成员拒绝执行任务,其中两人主动切断战斗模块,将武器系统转为防御模式。

净源者暴怒之下试图手动引爆飞船,却在按下按钮的瞬间,听见耳机里传来稚嫩的声音??正是那混血婴儿录下的语音片段:“爷爷……回家了。”

那一瞬,他脑海中炸开一幅从未见过的画面:母亲抱着他在战火中奔跑,身后城市燃烧,天空落下灰烬般的纸片,上面写着“对不起”。那是地球最后一场和平集会的传单,飘进了他童年藏身的地窖。

他的手指僵住了。

三天后,黑船主动驶入共感监管区,全员投降。审讯中,净源者只说了一句:“我终于明白了,真正的纯净,不是排除异己,而是容纳悔恨。”

女婴如期降生。

她睁开眼的第一刻,整个银河系的忆林分支同时开花。那些漂浮在星云间的孢子母体释放出亿万荧光粒子,组成一道横跨三千光年的桥,一头连着太阳系遗迹,一头指向新生婴儿的摇篮。人们称它为“脐带之光”??宇宙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对失落文明的接生。

她的名字叫“归晓”。

取自“归来破晓”之意,也是《归来》乐章第十一小节的主旋律代号。她没有银痕,也不通玉箫,但她拥有一种前所未见的能力:每当她哭泣,周围十米内的生命都会短暂“梦见”自己的起源之地??无论是星球、母体还是最初的觉醒瞬间。科学家称之为“原初共鸣”,诗人则说:“她是地球写给未来的道歉信,终于被人读懂了。”

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能力愈发稳定。三岁时,她在火星花园跌倒哭泣,整座城市的孩子都停下了游戏,怔怔望向东方地平线??那里本该是荒漠,却在他们眼中浮现出一片碧绿稻田,风吹稻浪,蛙鸣阵阵。那是许多亚洲家族记忆中最深刻的故土景象。

五岁那年,她参观银河档案馆,在看到羊皮卷轴原件时突然流泪。刹那间,三百个接入共感网络的世界同步感应到一股暖流,无数人脱口说出自己最想挽回的一句话。有人对着虚空喊出亡妻的名字,有人向未曾谋面的父亲鞠躬致歉。那天,被称为“第二次集体忏悔日”。

但她最惊人的表现,发生在八岁生日那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