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晚秋却胜春天好2(第2页)
这一声轻唤出口,我俩便都有些恍惚起来。
已经多少年,不曾姐妹相称了?
“好些事,不是咱们能掌握的。你素来宅心仁厚,我心里最清楚不过。当年的后宫,如今还能跟我说得上话的,也就是姐姐你了。”
我伸出手,握住荣妃的手。就在那一瞬间,很多想说的话,我竟都说不出口了。到底,只说道:
“我只盼着,我们都好好的活着,老的时候还能时常看到儿孙们,瞧着他们平安康泰,能跟他们说说话,便很好了。”
其实,这些不过是最简单的愿望。可是,在这个天底下最高贵的家庭中,却似乎是实实在在的奢望。
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
经过了这么些年的风风雨雨,荣妃对我来说,已经不是“一个的同在后宫的女人”这么简单的身份了。不仅是她,即便是惠妃、宜妃,也是一样的。
人但凡上了年纪,便会有些怀旧,过去的种种,好的,不好的,都会变得珍贵。相比那些已经消失在时间长河中的身影,她们更像是一路同行而来的旅伴,虽然说不上同舟共济,但跌跌撞撞一同走到今天,也是难得的了。毕竟,如今,要再想找出一个能够坐在一起话当年的人,也不容易了。
荣妃听了我的话,眼圈顿时红了,嘴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犹豫再三,到底还是咽了回去。
我见状,也不再开口,和她一起静静的坐着,好一会儿,天色有些暗了下来,才各自起身,准备回自己的住处。
“德宛。”
分手的时候,荣妃突然开口。
“你也要好好的活着。”
我回身看她,落日的余晖照在我们俩之间,使我的视线变得有些影影绰绰,看不分明,就好像我们的未来一般。
于是我笑起来,点了点头:
“好,我们都尽力好好活着吧。”
荣妃已经选择了站在她的儿子一边,就如我也势必站在我的儿子一边一样。接下来的路,我们都只能努力的走下去,用我们的生命,去给儿子们点亮前方,能支撑多久,就支撑多久吧……
八月中秋到来之前,十四从西北回来了。军营中的生活让那孩子结实了许多,又黑又壮的出现在我面前。
“额娘!”
已经当上副将的大男人一头扑进我怀里。
“儿子可真想您!”
“哎哟,这是多大的人了,还这么撒娇呢?额娘这把老骨头可要被你撞散了!”
我嘴里说着,脸上却是抑制不住的笑,抬手搂住了我的幺子。
胤祯在我怀里腻歪了一会儿,才坐直了身子,一边抓起毓秀端过来的点心往嘴里塞,一边眉飞色舞的给我将他在军中的见闻。
“哼,那个什么策旺阿拉布坦,就是个卑劣小人。当年他要跟噶尔丹争准噶尔汗位,便来投靠皇阿玛。如今翅膀硬了,便又要反噬。我想起这种人都觉得不齿,只恨不得亲手去揪了他来揍一顿才好。”
说起战事,胤祯便摩拳擦掌起来。
“只可惜主帅太过优柔,前怕狼后怕虎的。今日担心中了埋伏,明日又顾虑天气不利,瞻前顾后的没少失了先机,反而吃败仗。”
“你才打过几场仗?倒在这里大言不惭。”
我看他一副扼腕的模样,便说道。
“能坐主帅的人都是身经百战的,难道还不如你这纸上谈兵的毛头小子?”
“那可未必!”
被我一说,胤祯的倔脾气又上来了,扬起脖子分辩道。
“行军打仗,兵法战略固然是一层,可两军对垒,也要讲一个勇字。做将领的身先士卒,军队才能有士气。军中都是血性的汉子,士气上来了,还有什么骨头啃不下来?”
我还待要开口,门外已经有人插嘴了:
“好!老十四说得好!”
随着声音,门帘子一掀,皇帝笑呵呵的走了进来,身后跟着我的大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