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银笺别梦当时句1(第2页)
……
车快行到家门口时,老远的就看门口守着个老妈子,对我们的车瞧了几眼,便忙不迭转身跑了进去,想必是进去通报了。
车行得越来越近,我心中却生出许多的彷徨,怕太久没见,如今和家里人反而生疏。所谓“近乡情怯”,就是这么回事吧。
从外面看,家里的宅子似乎跟记忆中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有正门,倒是比以前要看着宽阔了不少。
马车来到门口,还没等停住,朱漆的大门豁然朝两边打开,马车的外帘被掀起,留下内层的黑纱,隐约能看到阿玛一身官服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额娘和白启,还有几个人在后面,都低着头快步走出来,齐齐来到马车前,跪倒在地。
“臣,乌雅氏威武,携家眷,恭迎德妃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他一个“臣”字出口时,我已泪流满面,双手用力捂住嘴,才总算没哭出声来。
我后悔了,我不该回来的。
哪里有父母给子女下跪的道理呢?
我不开口,地上的人就得一直跪着。可我如今却是一个字也吐不出,手一松,定会控制不住的哭出声的。
幸好毓秀机敏,见我这样,忙在车里待我说话:
“老爷夫人多礼了,娘娘请各位平身。”
阿玛带着众人谢恩起身,让到一边,又躬身道:
“中门已开,请德妃娘娘移驾。”
马车微微一晃,又前进起来,驶过大门,进入院子里。
门在后面依依呀呀的被关上,阿玛的声音又响起:
“恭请娘娘正厅升座。”
苏培盛跳下车,麻利地掀起帘子,先扶了毓秀下车,又和她一起搀扶我。
我踩着脚踏下了车,这才真正清晰的看到家里人的模样。
几年不见,阿玛和额娘脸上更添了岁月的痕迹。阿玛的鬓角已经斑白,额娘的眼角也明显的露出细纹。
倒是白启,如今很像样了,领着妻儿规规矩矩跟在阿玛身后,颇有风范。
白启身后跟着一个少年,十几岁的青葱年纪,跟这白启行礼请安,一双眼却滴溜溜四处转,眼神中带着好奇,应当是个被宠爱着长大的孩子。
看他的年纪,应该是阿尔泰了。
后面还有两个更年幼些的女孩儿,怯生生跟在两位姨娘身边,眉眼中依稀有阿玛的影子。
果然是物是人非啊……
“娘娘,有话咱们进厅里说吧。”
毓秀见我感慨,悄声提醒了一下,我这才醒悟,忙迈步进了大厅。
阿玛他们都跟了进来,另有人安顿我带来的侍卫。
我在主位坐下,阿玛便又要领着全家请安,却被我拦住了。
“才在外头,国礼不可废,女儿少不得生受了。如今这里没有外人,阿玛再这么,岂不是要折杀女儿?快不要这样了。”
说话间,忍不住声音哽咽。
阿玛为人虽然刻板些,可到底是武将出身的,见我这样说,便不再坚持,领了额娘到一边落座,只让两个姨娘带着女儿,还有白启他们来给我见礼。
好容易完成了那些礼节,一家人总算能坐下来好生说话。
两个姨娘带着她们的女儿略呆了一会儿,说了几句吉祥话便告退了。阿尔泰开始还老老实实跟在额娘身边,没多久也坐不住了,我见他这样,便也让他自己出去玩儿去。
“这孩子,都这个岁数了还整天只知道玩儿。”
额娘笑着嗔了他一句,却还是让他去了。
白启的媳妇儿还是那么腼腆,带这孩子给我磕了头便下去了,说去安排家事。
屋里就剩下阿玛、额娘和白启,说话便又随意了些。
说了一阵,额娘便向阿玛提议,让我回原本自己的房里休息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