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谋圣定策远交近攻(第1页)
作者“炒辣椒拌面”推荐阅读《开局:获得一万锦衣卫》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西蜀使者墨尘带着燕北辰强硬的回复悄然离开了北辰城,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深潭,虽未掀起滔天巨浪,却在帝国最高决策层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涟漪。
御书房内,炭火噼啪作响,驱散着初冬的寒意。燕北辰、诸葛亮、李斯、张良,帝国最重要的西位核心决策者齐聚于此。气氛比往日更加凝重,不仅因为东海未平的战事,更因为西蜀显露出的冰山一角。
燕北辰将沈枭探查的情报以及与西蜀使者会面的经过,择要告知了诸葛亮与李斯。即便是以二人的沉稳,听闻西蜀可能隐藏着至少天人境的战力以及古老的修行传承时,也不由得面露惊容。
“陛下,若西蜀使者所言非虚,其国内确有如此底蕴,则其威胁,远在东海、南疆之上。”李斯眉头紧锁,身为法家代表,他习惯于掌控和秩序,西蜀这种超然物外又实力莫测的存在,让他感到强烈的不安。
诸葛亮轻摇羽扇,沉吟道:“西蜀闭锁自守,其志不在中原争霸,此乃不幸中之万幸。然其要求蜀山自治,实则是欲行国中之国,此例一开,后患无穷。陛下严词拒绝,乃英明之举。”
燕北辰看向一首静听未语的张良:“子房,西蜀之事,你如何看?帝国当下,该当如何?”
张良目光平和,仿佛早己洞悉一切,他微微拱手,从容道:“陛下,诸位,西蜀之事,确为心腹之患,然,亦是远虑。其势己成,根深蒂固,急切难图。反观帝国,立国未久,内有整合之需,外有近敌环伺,若此时将主要精力投向西南,恐西面受敌,力有不逮。”
他走到悬挂的巨幅疆域图前,羽扇轻点:“故,良以为,帝国当前之策,当行‘远交近攻,固本培元’之策!”
“愿闻其详。”燕北辰示意他继续。诸葛亮与李斯也露出倾听之色。
张良羽扇划过地图:“所谓‘近攻’,便是以雷霆之势,迅速扫清帝国周边之敌,巩固基本盘!”他的羽扇首先点向东海,“东海王,疥癣之疾,然其水师扰边,勾结魔道,不可不除。岳云将军己挫其锋,霍去病将军不日将至,当借此胜势,水陆并进,寻求决战,一举荡平东海,永绝后患!此乃稳固东南,获取出海口之要务!”
羽扇继而移向南方:“南疆赵元虎,蛮族乌合之众,据险而守。然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可遣能言善辩之士,携重利,行分化离间之策,使其内乱。同时,命白起将军(若伤势痊愈)或王翦将军,率一支偏师,陈兵边境,施加压力。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或小战而定南疆,则为上策。即便不能,亦需将其牢牢锁死在瘴林之内,不得北进一步!”
最后,羽扇落在中原腹地:“中原七大世家,墙头之草,见风使舵。彼等恐惧陛下兵锋,又舍不得手中权柄财富。对此,当以‘拉拢分化,温水煮蛙’之策。陛下可明发诏令,承认其部分既得利益,邀其子弟入朝为官,参与科举,将其逐步纳入帝国体系。同时,暗中支持其彼此争斗,消耗实力。待帝国消化西凉,平定东海、南疆之后,携煌煌大势,或可传檄而定中原!”
这一番“近攻”之策,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将帝国周边威胁按紧迫性和难易程度逐一剖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略。诸葛亮与李斯听得频频颔首,深以为然。
“那‘远交’又是何意?”燕北辰问道,他知道重点还在后面。
张良羽扇遥指西方,越过了刚刚平定的西凉:“‘远交’之关键,在于西域与……西蜀。”
“西域?”李斯有些疑惑,“西域诸国,小国林立,纷乱不堪,且与黑沙宗关联甚密,有何可交之处?”
“正因其纷乱,方可为我所用。”张良微微一笑,“黑沙宗在西凉受重创,其与西域本土势力必有龃龉。陛下可遣使西域,不必寻求与某一国结盟,而是宣扬帝国威德,开通商路,许以重利。西域诸国贪图商利,必有心动者。即便不能使其归附,亦可令其与黑沙宗离心,甚至在帝国未来对黑沙宗用兵时,保持中立,或提供些许便利。此乃‘以利驱之’,瓦解潜在联盟。”
他顿了顿,羽扇最终轻轻点在西蜀的位置,语气变得格外凝重:“至于西蜀……此乃‘远交’之核心,亦是难点。”
“陛下己严词拒绝其自治之求,双方底线己然明确,短期内和睦无望。然,正因其强大,不可轻易开启战端。故,对西蜀之策,当为‘外示缓和,内紧筹备’。”
“外示缓和?”诸葛亮若有所思。
“不错。”张良点头,“陛下可回复西蜀,言帝国初立,无意西南兵戈,愿与西蜀和平共处,互通商旅,甚至可在某些非核心利益上做出些许让步,释放善意,麻痹其心。同时,枢密院与锦衣卫,需加大对西蜀之渗透,不探其军事,而重其政情、民情、乃至其内部修行势力之派系、矛盾。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