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无忧无虑意味着无悲无喜(第3页)
当年,陆家起火的那件事疑点重重,陆寻并不认为事故起因在于那个男人,但他遇事只会逃避的态度,只会让陆寻对他绝情。
吴天仍不肯放弃:“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人啊,有时候就要活得糊涂点。”
吴天越劝说,陆寻的神色就越冷硬,生生让经历了无数人生风浪的吴天也没办法继续说下去,他只能无奈地叹气:“哎……行吧,那你工作。”
吴天深知陆寻的性格如此,不管自己说什么,恐怕都没用。
陆寻走到楼梯间,漠然地点上一根烟,并没有吸,只让它燃烧着。
烟雾缭绕中,有些记忆在脑海中若隐若现……“哥哥,为什么人总是先看到闪电,才听到打雷?”
“因为眼睛长在耳朵的前面。”
“小寻,人们总是容易注重画面,而忽略声音。其实,相比画面,声音更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意识到声音的重要性,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
……
过往的记忆像被打碎了的玻璃,一块一块的,扎入人心,让人疼得很。
陆寻在心中冷笑一声,把已经熄灭的烟头丢进垃圾桶里,转身回了办公室。
正巧,陈与均和罗彬从会议室里走了出来,与陆寻打了个照面。陈与均不经意被楼梯间飘出来的烟味熏了个正着,他微微皱着眉咳了几下。
罗彬显然很喜欢陆寻,他满面笑容道:“陆总,我们谈完了事,就先回去了。”
陆寻对罗彬的热情无动于衷,面无表情地点了下头。
罗彬也不生气,柔情似水地说:“那我们下次再见。”
冷漠无情,足智多谋。
陈与均突然想起周旭对陆寻的评价。足智多谋,他暂时是没看出来,冷漠无情却是真正到了极致。
陈与均不满的表情写在脸上,他将脊背挺得直直的,连带走起路来的样子都像是在和谁较着劲儿,他完全想不明白,周旭怎么会跟这样的“冰块人”做朋友。
陆寻刚到办公室,亚澜就送进来一个快递。
快递上没写寄件人信息,陆寻拿在手里感觉很轻,他拆开快递,是一封信和一张光碟。
信上的文字是打印的。信里说,十五年前烧死五岁陆可的那场大火并不是意外,而是人为。写信人曾亲眼看到有人潜入了陆家纵火行凶,只要陆寻给他二十万,他就告诉陆寻当年的真相!
陆寻心想:来得好,自己还没找对方算账,对方倒是按捺不住,主动送上门来了!这次,他定会揪出那纵火之人,给陆可一个交代。
陆寻从小就是个感情不怎么丰富的孩子,因为他的性格过于冷漠,他的母亲并不太喜欢他。他五岁的那年,母亲早产,生下了陆可。对于那个蜷缩起来只有小小的一团、据说是他的亲妹妹的女孩,他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觉。
陆可胆小、怯弱,就像一朵柔弱的菟丝花,需要缠缠绕绕地攀附着一棵大树才能生存。那样弱小的生物,陆寻是完全看不上的。兴许他们是血脉相连,陆可从小就喜欢黏着陆寻,像条小尾巴一样跟在陆寻后面。
是什么时候,陆寻对陆可的态度开始有所转变的呢?是陆可四岁那年,他把她丢在尚未开放的迷宫,然后冷冷地站在迷宫的出口等她。当时他想,如果她能走出来,他就认可她;要是她走不出来……不过十几分钟,只见她不慌不忙地做着标记,开开心心地从迷宫中走出来。年幼的她,还以为这是哥哥在陪她玩游戏。
可能陆家的孩子都是怪物,一个个聪明得可怕。
从那时起,陆寻就默认陆可的跟随,还会在暗地里护着她。
陆可五岁那年的冬天,他们一家人本来要一起去乡下祭祖。然而,自从陆可四岁时被祖屋附近的狗吓到后,她就再也不肯回乡下。那天,不论母亲怎么劝说都没用,气急败坏的母亲拿她毫无办法,又因为母亲和父亲爆发了激烈的争吵,最后,陆寻做了决定,父亲和她留守家中,母亲和他回乡下去祭祖。
可那天晚上,陆家起了大火,陆可年纪尚幼,又在睡梦中,逃生不及,葬于火海。她的生命,永远停留在她五岁的那一年。
陆家就这么被毁了。
接下来,父母离婚,母亲伤心地远走他乡,父亲一蹶不振。
那场火灾有蹊跷。在陆可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手里紧紧抱着一个黑猫警长的玩偶,这明显是她在传递某些信息,但那时,陆寻只是一个孩子,小孩的话是没人会用心听的。
但陆寻没料到,父亲会在一次醉酒后去警察局自首,自称是他出门时忘记关掉炖锅,才导致家中失火、发生惨剧的。法院判他无罪,接着他就把陆寻托付给吴天,随后彻底消失。
懦弱!
陆寻讥诮一声,将随信寄来的光碟塞进电脑里,没一会儿,电脑上弹出一段视频,视频中拍摄者是在陆家大门外拍摄的。
视频中显示的时间是晚上十点,一个裹着大衣的女人匆匆地从陆家走出。因为是夜里,对方又低着头,走得匆忙,所以,陆寻看不清那个女人的样子,只能看到女人抬手撩发的手腕上有块红色的椭圆胎记。女人离开陆家后没多久,陆风也神色匆匆地出来了,看样子是追着她去的。
视频到了这里,停顿了一下,就跳到下一个画面:陆家里里外外燃起了熊熊大火。然后画面停止,视频结束。
很明显,这个视频被人剪辑过。
陆寻坐在巨大的办公桌后,整个人隐在半明半暗的阴影之下,注视着前方的虚空,幽远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