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只身赴险(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李纲点点头:徽宗极崇道教,在宫内设了道观,对道士言听计从,百姓私下里都称之为“道君皇帝”。因此,云倦初的这番说法令他十分信服,再加上他本就对云倦初敬慕异常,所以对他的身份已信了大半。

于是他将玉牒还给云倦初,问道:“七皇子此来所为何事?”话中两层意思,一方面是承认了云倦初的身份,另一方面则是探询他可是为了皇位而来。

其余众臣见李纲已确认了云倦初的皇子身份,也就不好再多言,心中却都道:这下可有一场夺位之争了。

云倦初坦然道:“现在大宋正是生死存亡之关头,我岂能偏安江南坐视不理?初虽不才,却也愿为江山尽一份责任,将父兄早日营救回来。还望各位助我一臂之力。”

众大臣沉吟着,都觉云倦初此言虽真挚诚恳,可他毕竟是半路杀出,又十年未在朝中,立帝这种关乎江山社稷的大事,岂能光凭他几句话就确定?

于是,不久便有赵构的支持者道:“康王忠厚仁孝,深得太上皇宠爱,诸位大人以及天下百姓都期待拥他为帝。七皇子既不肯偏安一方,不如辅佐康王,共同匡扶宋室。”

此言一出,便有人颔首赞同,更多的人则是窃窃私语,作观望之态。

云倦初早料到登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容答道:“九弟他既忠厚仁孝,相信他也一定能明白长幼有序的道理,不会将区区皇位放在心上。他若知我登上帝位,也必定会襄助于我,为国家社稷尽心出力的,不是吗?”

他身旁的方炽羽听着,忍不住偷笑:云倦初的反问一向是最能将人逼进死胡同的,记得当初王彦便被他的一连串反问弄得狼狈不堪。

那支持者果然被云倦初问得一愣,强词道:“虽说长幼有序,可康王早已进爵亲王,可见他的才能是有目共睹!”

这话已经是强词夺理,以势压人了,云倦初笑笑,正要反驳,却听门外有士兵通报道:“禀告诸位大人,金兵已在城外十里了!”

“什么?”李纲拧紧了浓眉:探报不是说他们明天才会到吗?怎么来得这么快?

云倦初走上前去,问那士兵:“是哪个金将率领?有多少人马?”

那士兵不认得云倦初,却觉得他的身上散发着一种天成的尊贵之气,不由自主地答道:“是金太子完颜宗望率领,共十万兵马。”

云倦初点了点头,沉吟不语。

仿佛受他的沉静感染,众臣心里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谁也不敢多言。

“城中是不是没有兵马?”云倦初忽问。

李纲脸色微变,反问:“七皇子怎知?”

“若有兵马,又怎会急着关闭城门,弃百姓于水火而不顾?若有兵马,一向主战的李丞相怎会一言不发,诸位大人的神色又怎会如此慌乱?”云倦初的声音冷若寒冰,淡淡的目光中透着股让人胆寒的犀利。

听他点破,李纲索性直言:“七皇子说得不错,此城的确是座空城。宗泽将军带走了大部兵马想去救回二位陛下,可惜并未成功,他此时恐怕在回程途中。”

云倦初又问:“那他何时能赶回?”

李纲道:“大约今晚。”

今晚?等他回来岂不是什么都晚了!云倦初心道,表面上却依旧若无其事,从容道:“带我上城头看看。”

“好,七皇子。”李纲立刻答应:云倦初临危不乱的气魄让他好生佩服。他领教过这位云楼公子的厉害,也见识过这位七皇子的胆略,此时已到生死关头,他相信如果还有人能够救下全城,那人必定就是云倦初。

其余大臣也纷纷跟了上去,想看看这位重现人世的七皇子究竟有多大的能耐。

“他们竟然围而不打……”云倦初望着城下围得铁桶似的金兵道。

李纲回答:“他们恐怕并不知道这里是座空城。”

云倦初点头赞同:“应该如此。完颜宗望一向谨慎,从不打无把握之仗。”

李纲道:“他这样围着咱们,不是想等援兵,便是想暗施偷袭。”

云倦初不解:“就是宗泽将军在,咱们也不过五六万人,他却有十万兵马,又何需等待援兵,教完颜宗翰抢了功劳呢?”

李纲笑了:“七皇子你想,他那号称十万的军队,在攻打汴梁之后还能有十万吗?”

云倦初莞尔:的确,汴梁虽失守,但两军交战之中也让金兵损失惨重。

这时,有士兵来报:“金帅遣使送来一封信。”说着,将信呈上。

“他们要我位尊之人前去议和,否则立即攻城。”李纲看罢,言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