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慧妃(第2页)
自己不讨陛下的喜欢,与他人何干?
君子和而不同,若是埋怨慧妃行事不正,抢走了陛下,实在违背了君子之义。
实在是罪过。
“是我不对,我迁怒了。慧妃是慧妃,我们是我们。”
念儿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想要结束这个话题。
“娘娘……”孟春一时不知,该从何劝起。
“奴婢听说,近日里,有些娘娘常去慧妃处走动,不如娘娘也效仿她们,去探探慧妃的虚实?”
她不想念儿将不快压在心底,便试探着给念儿出了个主意。
“还是不了吧。”念儿不想去。
她向来胆小,性子也愚钝,对外人一贯是能避则避。
譬如病重亡故的纯昭仪,笑嘻嘻地给了念儿许多气受,她一开始竟没察觉,拿她当朋友。
后来,二人关系转冷,念儿也不敢当面与她撕破脸,只是有意疏远了。
让她主动去拉拢慧妃,念儿想想就不自在。
一来她与慧妃不熟;二来慧妃入宫,多少与她有些关系,她觉得自己在慧妃眼里,就是好利用的傻子。
她不是圣人,虽明白事理,但也不能自己骗自己,假装不怨慧妃。
她学书中君子,可书中也说:君子以直报怨。
这让她如何心平气和地与慧妃讲话?
“娘娘与慧妃,同居妃位,不过是灵萃宫与蕴华宫,二宫相互走动,娘娘无须如此谨慎。”孟春不知她心里所想,又劝。
“若娘娘觉得不妥,也可找个论诗的由头,邀慧妃来,也再邀些别的娘娘来作陪。”
孟春认为,念儿也是风雅爱书之人,与慧妃论诗,应当是势均力敌的。再拉些别的娘娘来为念儿撑场面,既能试探慧妃的深浅,也能压过她的风头。
毕竟,慧妃抢走的,是后宫所有娘娘的宠爱。
“不必论诗。”念儿一口回绝。
她连家中的女子学塾都没上完,哪里论得过陈观风。
还要邀请旁人来,岂不是更加贻笑大方?
不过,孟春这一劝,让她的想法变了。
确实该去拜访一趟慧妃。至少学学人家是如何留住陛下的。
胆小归胆小,但遇上有关陛下的事情,她总是硬着头皮也要做的。
“孟春,你先去蕴华宫问问,问慧妃何时有空,我可否与她一叙?”念儿觉得,二人第一次见面,还是先约个时间,让大宫女孟春去,显得正式些,也算是递过拜帖了。
她已经习惯了迁就他人。
慧妃邀请念儿三日后去蕴华宫喝茶。
她说她得了新焙的花茶,以普洱为底,又借了**的清香,正合适秋日里,伴着螃蟹饮用。
念儿欣然赴约。
念儿到的时候,慧妃正在为皇帝烹茶。
她与皇帝相对而坐。
案前摆着红泥的火炉,火炉上架着朴拙的陶壶,陶壶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有袅袅的茶气从壶嘴飘出,仿佛一缕一缕地,织出白色的纱线。
一室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