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复命(第3页)
皇帝免了念儿的礼,让她起身跟上。进了文渊阁,他吩咐张逢成出去守着,只留念儿一人。
“跪下!”见张逢成出去,他重重地拍击面前的桌案,凌厉地呵斥念儿,眸子里明白地携了雷霆之怒。
他罕见地动了真怒。
念儿从未见过他如此。
原先她惹恼了他,他从来冷漠以对,拂袖而去,心思绝不表现在面上。
何时见过他怒气外放?
此时却如苍山上的万年坚冰,皑皑积雪,一朝崩塌,与山石一道,轰隆而下,滚滚而来。
她惶惶地跪下,大气也不敢出。脑中吓得一片空白,更别提想什么别的了。
“你可知周文铎犯了什么罪?”皇帝走近念儿。
“你当然不知!”他提高了声音。
“他受陈阅教唆,挟几百太学学生跪于端阳门,要处死梁州知府,是威胁,是谋逆!你竟敢替他求情?”
谋逆之罪。这是要诛九族的大罪。
三兄可千万不能担了这等罪责。
念儿虽被吓得很了,脑子转不太动,但也能立刻觉察到危险。
若兄长真担了谋逆的大罪,她全家都逃不掉,倒不如此时破罐子破摔,再和陛下求求情,就算求不动,最多让陛下赐死了,也不过是比诛周家九族,早死几天。
如此作想,念儿便颤颤巍巍地开口辩解:“梁州知府贪污盐税,确实、确实有罪。学子请愿也是好心,请、请陛下明察。”
她虽然报了碎玉的决心,但声音里的颤抖却藏也藏不住。
“有罪?陈阅向外放出风,说他有罪,他就当真有罪?朕是皇帝,还是陈阅是皇帝?”皇帝钳住念儿的下巴,迫使她仰起头。
念儿虽被迫着抬了头,却害怕得不敢看他,垂着眼帘,看着地面。
“朕且问你,前几日收到家中来信,你父作为钦差,有说梁州知府犯了何罪?”
“周念儿,你姓周,不姓陈!”他越说越气,站起身,拎着念儿的衣领,拽向自己,将她从地上提起来,拖着她行向旁边小憩的卧榻,而后,一把将她推上榻。
她很快就被榻上的锦被和迎枕淹没了。
皇帝随即伏下身,撑在念儿上方,眉头紧锁,黑夜一般的眼睛,一错不错地盯着她,仿佛要将她整个人吞噬进这片浓黑里。
他们之间的距离不过咫尺,近到念儿能感受到,他因发火而急促的呼吸,和微微起伏的胸膛。
皇帝的手掌落在念儿的颊边,攥紧了她身下的锦被,细长白皙的手指上骨节绷起,如白玉雕成的竹子。
念儿的领口已经被他方才的动作,扯得散开了,露出细腻的皮肤,翠绿色的肚兜歪歪扭扭地掖着,胸脯从旁侧跑了出来,像白茫茫的雪堆。
许久,他渐渐松开了手,坐起身。
然而,他的目光从未离开过念儿。
念儿当然不敢再躺着,立刻随着他起身。下榻的一侧被皇帝挡得严实,她只能跪在榻上请罪求饶。
皇帝依然看着她,他已经控制住了面上的怒气,恢复了古井无波的样子。
终于,他掀翻蜷缩着的念儿,把她压回榻上,扯开她的衣裙。
衣衫散落堆叠在地。
念儿双手交叉,环绕在肩上,遮住胸脯。她仰面看着屋顶,斗拱支撑着藻井,藻井上盘旋着腾云驾雾的金龙。
“朕不会动周家。”皇帝说。
他沉默了一阵,没等到念儿的回答,又补充:“你父亲是个聪明人。”
是了,陛下虽不会因父亲的缘故对她改观,却会考虑到父亲而赦免她。
她大逆不道地拦驾,惹得圣人震怒。如今却不仅能全须全尾地躺着,甚至得了陛下不动周家的保证。
不过沾了父亲的光。
太太在信上说得没错,父亲已经安排好一切。不需要她做多余的事。
念儿翻了个身,背向陛下。她觉得自己的眼睛已经开始泛酸了,不想让他看见她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