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赔钱货(第2页)
眼见着觐见时间要结束了,念儿终于忍不住还是问了问姨娘,结果得到的答案是她不愿来。
年前这次召见家人,她定要指明,让姨娘一起来。念儿想着。
觐见当日。
“臣妇参见慎嫔娘娘。”周府太太对着念儿伏地行礼。她穿着厚重的命妇礼服,头上金钗步摇皆是按制而来。
念儿连忙起身,走到殿中搀起她,“母亲不必多礼。”
姨娘身份低些,应当在还在外面待传,太太起来会提到她的。念儿想。
可太太并没有提到姨娘。她又是一个人来的。
“娘娘,此次觐见,实是有事与娘娘相商,故而托杜府进言,辗转才能与你见上一面。“太太见念儿面有失望,便率先开口,解释起来,”冯姨娘实在是不方便来,望娘娘恕罪。“
冯姨娘,便是念儿的姨娘。
那下次再见也行。念儿想。
“是家中有何事?“她有些担忧地问太太。
“家中一切都好,娘娘不必忧心。“太太轻轻拍了拍她的手,以示安抚,“是我有话要对娘娘讲。”
“娘娘与崔家的那位娘娘可相熟?大理寺丞崔云义的女儿。”太太凑近念儿,在她耳边悄声道。
念儿见状,领着太太转进内室。内室前有八折屏风遮挡,几案上设有茶具、笔墨等器物,背后是书架,是念儿日常读书之处。
她挥手叫宫人都下去,亲手为太太沏了一杯茶。
“这里只有我与母亲。”念儿正色道,“母亲有话,尽可在此直说。”
太太叹了一口气:“念儿,你这段时间,要小心着她。”
太太这突然的提醒,让念儿很是迷惑。纯昭仪得了圣宠,而她却受了责罚,为何要与她过不去?
太太见她懵懂,不禁又叹气。
原是她的错。
丈夫周衍是老派的读书人,素来清高守旧,不愿用女儿攀附权贵,只让她为她们寻找合适的人家。因此,周家的女儿不需了解什么朝堂事。至于以后交际,便在成了亲后,去婆家慢慢学,婆家人都是她精心挑选的,更不会因周家女儿不知外间事而责怪。
二姑娘念儿入宫,本是她自己求来的,周侍郎根本未打算以她换些什么,她做太太的,当然也想不起教她。
事已至此,太太只好将整件事掰碎了,拣些相关的讲给她听,其中机密的内容,连她自己也不甚清楚,便干脆隐去了:“你在后宫四年,当知这宫中皆是风浪,从不太平,人际交往需处处小心。而朝中之事,却要比宫中复杂凶险百倍。”
太太喝了一口茶,继续道:“你父亲近日里领了一桩要紧的差事,朝中自然是有许多眼睛正盯着。大理寺丞崔大人便是其中之一。”
“那崔大人与父亲有何怨仇?”念儿问。
“崔大人官居大理寺丞,大理寺与你父亲的刑部,虽名义上管辖事务各有不同,但确有些权责上模糊的地方。你父亲这差事,若要大理寺去做,也是合情合理的。崔大人在大理寺丞呆了也有些年头,却一直未得寸进,若此事给崔大人办成了,便可顺利升迁。”太太顿了一顿,“只是陛下亲指此事给你父亲负责。崔大人渴求升迁机会,对此心里肯定有不服的,难免会使些手段,尽力让功劳落在自己身上。此是冲突之一。”
“还有其它冲突呢?”念儿又问。
“崔大人是杜丞相一系的人,杜丞相对你父亲这差使也很有兴趣,想要插手其中。因此,他会在暗中助崔大人一臂之力。”太太答。
“可母亲今日,不是正托了杜家的关系,才找皇后要来这入宫名额。如此一来,父亲不也是杜丞相一系吗?”念儿不解。
“傻丫头。”太太失笑,“正是有了这差使,杜丞相才愿意帮这个忙。他是辅政大臣,不同于崔大人,必须靠这功劳换些什么,他应是只需得些消息,从中获取些好处,这便够了。这消息,从崔大人得来,固然是好的,从你父亲那得来,却也不亏啊。”
“那这差事又是什么,当真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念儿不禁好奇起来。
“具体的我却不知道了。”太太放下茶杯,她一口气说了许多话,茶水不知不觉便喝干了,“我听老爷说到崔大人的事情,想到此事可能会涉及后宫,便想着来提醒你一番。”
“你父亲也是如此想的。如今娘娘与周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又补上一句。
“多谢母亲提醒。”念儿见太太茶杯空了,便又为她添上茶。
太太能来提醒她小心纯昭仪,应该是不再怨她曾经出尔反尔,坚持进宫之事了吧。她不敢问太太。
“也是因为此事,今日不便带你姨娘前来。”太太又道,“还望娘娘理解。”
太太又为她解释了一遍,姨娘不来的原因。那她一定不再怪罪自己了。念儿感到有些高兴。
那便下次再见见姨娘吧。
“对了,老爷那件差事,似乎和赵太尉有些关系,这些日子,娘娘也需避着些赵贵妃,小心别卷进去了。”太太告别前,不放心地又提了一嘴,“我隐约听到老爷在书房与人议事,有提到过赵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