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灯火通明(第1页)
27。灯火通明
转过一日,皇帝宣慎妃入乾正宫侍寝。
妃嫔入乾正宫待召,乃是本朝历代后宫的规矩。而皇帝嫌这种侍寝的流程繁琐,一举一动皆要受制,且来来回回折腾,夜里的时间都浪费了,所以除非必要,都是亲往后宫,从不召人过来。
因此,这也是念儿第一次有机会踏入乾正宫。
张逢成来灵萃宫传旨之时,着实是让她吃了一惊。
陛下已经不按规矩,召了她三次了。
内廷中,为这种正式的召幸,专设有一套规矩,念儿初入宫学宫规时,跟着教引的女官统一学过。可她这项规矩,便如当初侍奉陛下上朝一样,只是背过练过,从未亲身试过,几年过去,早已忘得差不多了。
她须得跟着乾正宫派来的内监,再学一遭。
这位内监,是张逢成亲自指派的。自从上回陛下留宿灵萃宫,叫念儿侍奉起身,结果出了些小纰漏之后,张逢成便记着了,这次特意贴心地嘱咐宫人,帮念儿提前准备应对之法。
凡是涉及灵萃宫之事,张逢成都极为热络。
他教念儿,夜晚会有宫人抬轿来接,他专为念儿在轿中置了一香炉,若念儿觉得身上的香气不足,可让宫女往里面添香,路上能再熏一阵子。
不过这次,念儿专门学来的礼仪,却没用上。张逢成的关照,也没用上。
入夜时分,乾正宫的接引女官,果然用一顶小轿将她抬来。来之前,念儿已经焚香沐浴完毕,也往轿中的香炉中,添了她喜欢的暖檀香,做好了种种准备。
乾正宫戒备森严,入内侍寝皆要验身,因此,妃嫔的装扮都有规定,只许着里衣觐见,而里衣的式样,可由各位娘娘自行决定。
如今已是深秋,念儿又想在里衣上别出心裁,便在外面,加披一件髦衣。
下了轿,女官便直接将念儿引向寝殿。
“娘娘请随我来。”乾正宫的女官与其余宫女不同,身份更高,年岁也更长,因此行止谈吐,皆有一份傲气在,即便是对着居于妃位的念儿,也不自称奴婢。
进了寝殿,念儿解下髦衣,交予宫人收着,之后便要按着乾正宫的规矩,一件一件除下里衣,每除一件,都要验过身,除尽衣物后,方能上榻。
正验着身,却有内监来通报。
皇帝传来口谕,直接叫人将她领进东厢书房,他有话要问。
念儿的裙衫解了一半,只得忙忙地将裙子拉上来,草草绑住系带,也顾不上扯平褶皱,理好裙摆,只是保证它不至于散开,或者掉下。
书房灯火通明,这里并未烧地龙。
每年到了秋冬交际之时,宫中各处,便都要燃起新炭取暖。皇帝的书房里,只用银盆摆了一小堆炭火,窗户也是半开的。
冷风偶尔吹进来,与乾正宫它处温暖的厢阁相较,更觉寒冷。
皇帝不用炭火,倒不是要故作什么节俭的姿态,而是他每日政务繁忙,时间久了难免头昏脑涨,冷一点反而能让人清醒。在这一点上,与他偏好清冽的熏香,是一样的道理。
可念儿被叫进来之时,却只着寝衣。
夜晚寒气重,她为了侍寝时好看,选的是丝罗坦领的上衫。罗衫轻薄,本是夏裳,衫下还能影影绰绰透出几分肌肤的颜色,根本无法御寒。
此时虽然没风,她站在殿中,仍觉得有冷意从领口袖口,涌入前胸后背,让她直不起腰来。她的手臂细细地哆嗦着,肩膀和胸脯冻得发红。
她想端起胳膊,抱住自己的上身,以存下几分暖意。
可她不敢。
如此面君,成何体统?她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