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 挽留(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2。挽留

皇后叫散的时候,妃嫔们陆陆续续地从坤和宫正殿出来,念儿本就坐在角落,离着殿门不远,因此是头几个出来的。她没有急着走,而是站在石阶上。她想等崔美人一起走。

她们居住的灵萃宫在禁城中,位置不算顶差,却也不算好。背靠御花园,透过花窗便可赏四时之景,十分雅致,却离着皇帝的乾正宫有些远。而皇后的坤和宫正在乾正宫西侧,坤和宫到灵萃宫自然也有好一段距离。

念儿想,能和崔美人一起回去,这段路上也有人说说话。

她又想,崔美人与她同住一宫,以后多走动走动,一起逛逛园子也好。自搬到灵萃宫以来,她还没有去搭过话。她身居嫔位,位阶比崔美人高,理应帮衬一下她。

念儿漫无边际地想着。

终于,崔美人姗姗地携着宫女走了出来。

念儿眼前一亮,迈步向前招呼。

可崔美人恍若看不见她似的,转身阔步往另一个方向走去。

念儿愣住了。

秋日阴雨绵绵,路上尽是雨水带来的朦朦雾气。念儿急匆匆地走在前面,孟春打着伞在后面追。

一路走到灵萃宫的东院前。天上的雨珠密密落下,穿成丝线,顺着高阔的檐角坠下,溅在殿前青石板上。

孟春引着念儿上台阶,换下雨水沾湿的衣服,净了手。

念儿畏寒,而秋日雨天多寒气,天气一层层地凉下去,很快便要入冬了。自从前年孟春得了她的允许,总用钱财打点着大小宫人,近两年的冬天,她的宫殿里炭火就生得很旺,地龙很少停过,暖融融的。按照去年的惯例,这时候的东院已经可以燃起炭火了。

可今日里为了不淋雨,额外花钱赏了皇后的宫女,皇后的宫女眼光高,胃口也大,赏一次足足要几十两银子。再加之中秋宴后,念儿被禁足,为防止侍奉的宫人疏忽,一个月便散出去好多银子。因此孝敬司务监买炭的钱,就不那么够用了。孟春告诉念儿。

念儿叹气:“那就先不用了,等冷得受不了再说吧。”

她喝下宫女端来的热茶,发了会愣,便进了佛堂。

她罚抄的经文和宫规,已经在请安时,恭恭敬敬地交给了皇后。

但不知为何,念儿还是下意识地拿起笔,对着案上的佛经,一字一句,仔细誊抄起来。

孟春默默地立在一旁。

“抄了这么多,你可知这佛经说的是什么?”冷漠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这声音如同山间流水,沉静中透着凉意。

念儿抄经的手顿住,洇渍出一大片墨点。她似乎被来人施了定身咒,怔愣地起身,却不小心被凳腿绊倒,整个人向前扑去,跌倒在地上。

她下意识地向后缩了缩,害怕摔到来人身上。笔从手心滑落,一路滚到地上去,在衣服上留下几条墨痕。

“见君便如此行事?慎嫔佛经未必学了多少,人间的规矩倒是忘得差不多。”声音没什么改变。但听在她耳朵里,却蕴了冰雪,便如当头一声棒喝。

她忙忙跪倒。额头重重触地,只能透过余光看见来人明黄色靴子上的团龙纹。

“臣妾……臣妾并非有意,请陛下恕罪。”她伏在地上,颤抖着道,脸色因羞愧而涨红。

“佛祖怕是也教不好你这畏畏缩缩的毛病。”这回他的语气里,明明地挟着怒气了。

念儿不敢回话。只是跪着。

膝盖跪得有些凉意。

她忽然觉得太过安静了,似乎安静地过了许久,静得让她有些害怕,不由得抬起头,却看见皇帝快走到殿门的背影。

他要走了。

自己惹了他不快,他还会再来吗?或许再不来了。她心里惶恐。

可她不想让他走。

她无意识地攥紧手边的衣角,跌跌撞撞地起身,鼓起勇气,一把抱住他欲抬起的脚。一边颤抖着嘴唇害怕道:”陛下……”,一边却忙乱地伸手解开他的腰带。

腰带散开,她撩起他的下袍,伏身低头,鸦云堆成的发髻略微松动,其上步摇花钗颤颤。脖颈上散落着些许碎发,发尾微微濡湿,贴在细白的肌肤上。念儿露出的后背丰盈细腻,如一捧早春的新雪,此时却映着天边的霞光,泛出浅淡的桃粉,像只垂头的白鹭。

皇帝抬手抚上念儿的发顶,先时是轻轻地,渐渐便五指用力,紧紧托住她的脑后。他的手指细长而白皙,绷紧时,便如那白玉做的竹节,错落地穿过念儿丰泽的黑发,莹莹生光。

念儿身子猛地一颤,重心不稳,险些栽倒。皇帝叹了口气,扶住她的肩,引她靠在自己大腿上。念儿抬头望去,撞入他的目光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