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3 开宴之礼(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43。开宴之礼

瑞王进京时,正值徽和十三年的中秋。

两好合一好,使这一年的中秋宫宴,尤其盛大。

因瑞王进京,此回宫宴并不同于以往,是宫中内眷与皇帝太后一道的家宴,而是于琼玉殿另外宴请了文武官员,以表皇帝对手足兄弟的重视。

又因本次宫宴,是由皇后与念儿共同筹办,二人便与皇帝太后一道,列于席间,念儿坐在皇后身边。

这是她第一次能与朝臣共祝,第一次得此殊荣。

念儿端端正正地坐着,目不斜视,嘴角露出恰到好处的微笑。她的脊背挺得笔直,脸上一直挂着微笑。

这套动作,她提前演练过,相信决不会叫人挑出一点错处。不知为何,到了如今这份上,她见着这大场面,便是要亲身参与其中,心里竟也不怕了。

从前的她,只是混于宫妃之间,都要发怯,浑身不自在的。畏首畏尾,生怕行差踏错一步。

现在能与从前大为不同,或许是自己破罐子破摔,逃避一切顾虑后,所收获的意外之喜吧。念儿想。

宴上,瑞王除了抒发对母亲及兄长的思念之情,还当场献上了封地里的好些宝物。

无数上好的丝缎美锦,奇花异草,金石篆刻,笔墨纸砚,甚至还有东海的珍珠珊瑚,等等不胜枚举。光是负责计数唱礼的内监,都有好几位。

江南富庶,可见一斑。

“臣弟出发匆忙,不曾来得及静心预备,只草草带了一点特产,都是些穷乡僻壤的粗俗之物,母后与皇兄见笑了。”送完礼,瑞王便向上首揖道,并不行面君之跪礼。

“皇弟客气,愚兄……”皇帝笑着挥手。

话说了一半,话头却被太后抢了过去:“好,好!好孩子!哀家的晗儿长大了!”她连说好几个“好”字,显然是激动又兴奋得狠了。

“不必行这些虚礼,快到哀家这儿来,好好陪哀家坐着说说话!”太后拍拍身旁的座位,当着宴上所有朝臣的面,示意瑞王坐到她身边去。

太后既然发话,皇帝也没有反对,瑞王当然不会客气。他一掀袍角,三步并作两步,便来到了太后身边。

“这孩子,瘦了。”太后捧着瑞王的脸,细细地端详着,“哀家记得,当年你去封地时,还未及冠,独自前往那么远的地方,一定吃了不少苦。”

太后说到动情处,眼里隐含泪光。

皇帝见太后如此,早已贴心地收声闭嘴,脸上的笑容没有丝毫变化,仍是温柔而欣慰的。他看向身旁的母亲与小弟,时不时还感同身受地微微点头。

待太后与瑞王终于叙完母子之情,中秋之宴才正式开始。

皇帝需行开宴之礼。

他斟满一杯酒,祝向百官,待众人皆饮罢,即为礼成。

举杯祝酒时,他借着朝服宽大袖袍的遮掩,不动声色地用余光瞟了念儿好几回。

见她脸上未现慌乱,这才收回目光。

毕竟,原先的宴会上,她从来都是独坐角落,此时乍现于人前,应当会有些不习惯的。

酒过三巡,念儿随着皇后离席了。

皇帝与百官同乐,女眷本就不适合久留。她们今日入席,不过是为了彰显皇家威严。略坐一坐,便该离开了。

出了琼玉殿,念儿拜别皇后,便回到了灵萃宫。

她不太能喝酒。

而这次不知为何,只不过随着众人饮过两杯,酒意便涌上来了。

在皇后面前,念儿是靠硬撑的一口气,堪堪维持着体面。

待回到灵萃宫,她便再也撑不住了。

先时还只是安静地坐着发呆,低垂着头,随着面前灯中的烛火,有一搭没一搭地摇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