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番外之二(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还没想透,便听里面又是一声:“世子?”

他只得走进屋去。

刚被叫醒的人还未及束发,雾敛流泉铺满了前襟后背,若不细看,也不会有人注意到脑后那几绺不太听话的弯曲盘旋,于是,孩子就也当没看见,他只注视着那人一脸的笑意,微微出神。

“世子,坐。”那人说着,同他一道入座。对面而视,孩子不知怎的脸就一热,于是那人便问:“世子啊,看什么呢?”

红云腾的在面上炸开,他觉他话里似有深意:完了,原来早被发觉了……却见那人眨眨眼,微笑:“世子果然天生聪慧啊,知道微臣刚得了好东西。”说着,摊开手掌,将什么送到他眼前:“世子请看。”

孩子这才回想起方才对方的确一直一手握拳贴在心窝,原来是——“手串?”他看了眼那物,又抬眼看人。

他的先生点点头,将手串递与他:“世子看看这串佛珠如何?”

他拿起来细细端详,乌黑的珠子在手指间氤氲有光,“是上好的翁珀。”

“是吗?”先生却扬了眉峰。

不是吗?孩子只得再看,黑琥珀啊,就是翁珀嘛,抬眼,却见那人已背倚在了椅上,一副准备等他很久的模样,笑笑的对他言道:“小世子,不着急。”

最不爱他说他小!他被他一激,忙更细地再端详那佛珠,忽然想到了什么,猛地一起身,抬手向窗外,阳光透过窗棂照射上去,黑色的佛珠上逐渐显现出红色的光点——“是玺珀!”他惊喜地转眸高呼。

白衣的人儿点头,视线也投向那佛珠。墨底红光一道映入那更黑更深的海,波光潋着珠光摇曳,他似乎有一瞬间的凝神,却很快又勾起唇角,他说:“世子,这才对了。”

他不禁又脸红起来,不知是否全为自己的粗心武断,忙掩饰的问道:“先生,这从哪里来的?”

“你父王刚送回来的。”这回轮到说话的人有一点点红脸,“说是塔靖城主贡的。”

“塔靖?是北九城里最大的那一个吗?”

“是的,就是塔靖部控制的塔靖城,这回诸亲王在东都接待九城城主,塔靖城主也来了。”

孩子知道所谓“北九城”是控制在北方九个小部落手中的九座城池,西接着西羌,南临着轩龙,这样的地理位置自被两大国几十年争来夺去。但两国最终却谁也没能将这九城吞并,只因这九城深谙唇亡齿寒之理,相互间早结了姻亲,每当有一城被袭,其他八城便都或提兵来援,或骚扰进攻国边防,于是这九城虽小,却是难破。两大国都视之为鸡肋,却又不肯轻易放弃。而这九座小城便在两国的夹缝中靠进贡、联姻生存了下来,虽然无论是轩龙还是西羌暗中都将其视为自己的卫星拱卫之域。

其中诸多纠葛自不是孩童能解,他只知道朝廷在东都修了座寺庙,供奉九城共同信奉的佛祖,于是每隔几年,便会有九城的城主一齐来上香膜拜,当然这也是纳贡的时节。今年,他的父王和其他的伯伯们便去东都接待城主们了。于是,这小小的宅邸里,便只剩了他,勉强成了那人眼中唯一。

可现在,他却发觉自己又一次错了,即使远在天边,小小的自己仍也不是那战神父亲的对手,因为,因为那个人,那个人又在脸红,红得那么温柔,那么好看——他最熟悉的那种名为思念的缱绻。于是,小嘴就开始往下扁。

正在这时,一只修长的手握住了他持佛珠的手,似是想拿回那珠串,正在别扭的他下意识地一缩,却没料那手竟也没松,一个力道掌握不好,只听“哗啦”一声,玺珀珠子便撒了一桌一地。

“啊呀!”意识到闯祸的他忙扑住正往桌沿处滚的一颗,回眸见那人也正一粒粒的在捡,眉峰微微蹙着,只是奇怪,动作却还是那般不慌不忙的好看。只见他一面兜着捡回来的,一面弯腰去拾掉在地上的,童心里正羡那动作优雅,却听又是“哗啦”一声,原本兜着的珠子从白衣上纷纷滚落。

原来还是没睡醒的啊!孩子不由笑出声来,顿时就将闯祸内疚的心去了大半。

眉峰忽展,他的先生也跟着笑了,然后,重新将珠子一粒粒捡起。

孩子却在这时发现了什么:“先生,已经都捡回来了吗?”目光逡巡四周,的确没发现有漏网之鱼,不由更疑,“怎么会只有十七颗?”孩子也知道的,佛珠是有定数的,这样的一串应该是十八颗才对。

“呵呵,还是被发现了啊。”他的先生挑了下眉,眼波一闪。沉吟了下,他看着学生,静静一笑:“世子数得没错,这串佛珠就是十七颗。”

“怎么会呢?这样的东西应该是不吉利的吧?怎敢送给父王?”他吃了一惊。

那人摇了摇头:“微臣也不知道啊,你父王信里说是别的王爷转送的。”

“那父王他有没发现呢?”

“王爷?”那人笑得笃定,“他要是发现了,还敢拿来献宝?”

也是。孩子刚想通了什么,就又有新的疑惑生气,反复端详那怪异的佛珠:乌黑沉厚的颜色,若不对着阳光,谁又能看出那里面其实隐藏着殷红呢?忽然,就有丝不舒服的感觉。不觉抬眼,看见那人也正看他,静水流深的眸子里含着永恒的笑意。

他走到孩子跟前,弯腰,双瞳与孩子的双眼平齐,微笑:“世子,愿不愿意和微臣一起保守这个秘密?”

碎金洒一地,忽然生怕什么下一刻便要溶进了那光里。

孩子连忙点头,觉得自己溶进了那笑里。

那人满意地舒眉,重回桌边坐下,捡起那根断绳,又将珠子一粒粒的串回去。孩子数着,一共串了十四粒,不禁又疑:“先生,这是……?”

“这是十四‘无畏’。”洁白的手指重新结好下面的佛头穗,手的主人抬起眼帘,“使众生返照自性,获得解脱,是为无畏;使众生旋转知见,苟遇火难,火不能烧,是为无畏;使众生旋转观听,虽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使众生不受虚妄声尘系缚……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暗……使众生持观音名号者所得福德与恒河沙数无异。”

孩子一时记不清是哪十四“无畏”,只记得说话的人白衣散发,面容清寂,那极难得的不见笑容的模样,让他恍惚间想到另一种制作佛珠的至宝——琉璃——那近之即为同化的清光,那透明里深藏的瑰丽。

说完了,那人站起身来,将窗户推得更大,一扬手,剩下的三颗佛珠便落入了藕花深处,水光离合,点点漪散。

“先生?!”他扑到窗前,只看见已然无波的水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