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 真实往往离丑陋最近(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宁完我上疏道:“大汗下令天下臣民,为政府踊跃推荐人才,是好事。您的本意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发现人才,重用人才,既利国也利民。但是,您考虑过没有,很多人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会利用这个机会,把他们身边无知、无能的亲信安插到政府要害部门。现在各部官员已达到四五十人,人满为患,但真正能办事的人,却没有几个。我见过滥的,没见过这样滥的。”

宁完我同时又提出,“政府应该明文规定,对于人才,实行谁举荐谁负责的连坐制度。”

宁完我不知道,就在他上此道奏疏之前,范文程已经针对推举人才存在的弊端,向皇太极提出了建议,但措辞比宁完我要委婉得多。

范文程在奏疏中是这样说的:“现在,我们遴选人才时,必须要斟酌录用。用人无小事。如果对所用之人不详加审核、考察,恐怕要严重影响我国的国计民生。……我国现有的荐举制度,虽然没有采用历代的连坐之法,但也不能任人随意、随便推荐,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给予奖惩,让那些投机、钻空子、欺君罔上的人,心存顾忌。至于政府录用之人,以后在工作中有突出的表现,应该给予推荐之人适当的奖励。”

关于同一问题的建议,由于表述方式不同,皇太极看完之后的感受也就不同。尤其号称后金第一文臣的宁完我,在这个问题上拣拾了范文程的牙慧,让对宁完我早已非常不满的皇太极,产生了整治他的想法。

在皇太极看来,范文程的能力不在宁完我之下。但是,范文程始终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的身份,办事讲方法,说话讲分寸,不像宁完我,一副老子绝对正确、得理不饶人的架势。

此时的宁完我,自我感觉依然良好,**不羁,仍以后金国第一文臣自居。

慢慢的,宁完我发现,皇太极找范文程的时候越来越多,几乎不怎么搭理他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但范文程这个人比较谦卑,遇到什么事儿,都会主动征求他的意见,这又使他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变化没有特别注意。

1635年1月,多尔衮、岳托率领大军,彻底剿灭察哈尔部,意外获得传国玉玺。这时,皇太极眼里的三大政敌,阿敏被终身囚禁,莽古尔泰暴病身亡,代善被打压得毫无脾气。在德格类暴病身亡之后,皇太极用武力把正蓝旗据为己有。在八旗之中,他已经拥有了压倒性的实力。

后金诸贝勒出于种种目的,均劝说皇太极改汗称帝,成为真正的帝王。

宁完我为了支持皇太极改汗称帝,四处游走,为皇太极称帝寻找各种理由,非常卖力。但是,在皇太极把范文程确定为自己第一高参之后,就决定让宁完我从他身边消失了。

皇太极要做一个大权独揽、说一不二的帝王,自然不允许身边存在学富五车、通今博古、既有想法又有办法、自我感觉过于良好、找不准自己的位置、把任何人不放在眼里、说话不讲场合、办事不将讲方式的人。

在后金官场上,只有宁完我是这样的人。

就在皇太极紧锣密鼓地准备称帝过程中,宁完我的老毛病又犯了。一天夜里,他被刘士英拉到家里赌博,结果被刘士英的家奴告发。

赌博,虽然属于后金政府违禁行为,但一般都是民不举官不究。即使有人举报,如果领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1629年,宁完我也曾经因为参与赌博,被李伯龙、佟正告发,皇太极一句话,就把宁完我赦免了。

遗憾的是,皇太极这次对宁完我参与赌博之事,异常愤怒,严令贝勒、大臣组成审判团,集体给宁完我定罪。

诸贝勒、大臣对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宁完我,早已恨之入骨。现在皇太极暗示他们要严办宁完我,这些人自然不会客气,更不会有异议。

经贝勒、大臣集体商议,一致决定:革去宁完我世职资格,没收所有御赐给他的东西,罢免他一切职务,送萨哈粼手下为奴。

因赌博遭到如此严厉的惩罚,似乎于理、于法都不合。但是,审判团把毫无法律依据的审判报告呈报给皇太极时,皇太极对他昔日的高参,毫不怜悯,只要求立即执行。

可怜文武全才的宁完从,从此又过上了奴隶的生活,而且一过就是10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