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 死神才是最称职的检验员(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大同总兵王朴,可不想陪洪承畴在松山殉葬。他回到自己的大营,立即命亲信秘密布置,安排他的人马趁夜逃跑。

明将畏战逃跑的想法,早就被皇太极预料到了。在洪承畴给麾下将领开会的同时,皇太极也在给将领开会。

在会上,皇太极说:“敌人人数众多,粮草肯定紧张。见我军断了他们的粮道,军心动摇,必定滋生畏战心理。今天晚上,一定会有明军逃跑,你们要坚守各自的防区,奋力截杀,不得懈怠。左翼护军统领鳌拜、韩岱、哈宁噶等人,你们各率本旗护军到左翼阵地排列;右翼四旗护军和骑兵、蒙古兵、先锋兵都要分队排列,一直排到海边,各自坚守自己负责的阵地。敌方如果有人逃跑,有100人就用100人追,有1000人就用1000人追;如果敌人人数众多,你们就一起追赶,追到塔山为止。”

皇太极布下天罗地网,专等明军来投。

刚刚入夜,迫不及待的王朴带来本部人马,仓皇出逃。

吴三桂、白广恩、唐通、马科、李辅明、张若麒见王朴带兵撤退,便把洪承畴的叮嘱抛着脑后,纷纷带着本部人马,从清军前锋营阵地突破,沿着海边奔杏山城方向逃命。

严阵以待的清军见明军果真溃败,按照皇太极的部署,分批次进行有效拦截。一时间,箭如飞蝗,射向毫无准备的明军。箭雨过后,清军如虎入狼群一般,扑向胆战心惊的明军。

只求保命的明军,风声鹤唳,形同盲人骑瞎马,辨不清方向,骑兵步兵自相践踏、惨不忍睹。不用清军斩杀,明军就已死伤过半。

与明将的盲目相比,皇太极针对明军的逃跑路线,果断做出以下部署:

一、命蒙古固山额真阿赖、库鲁克达尔汉阿赖、察哈尔毛海各自率领本部人马,埋伏在通往杏山城路旁,截击逃往杏山城的明军。作战任务:只截杀,不远追,无令不许擅自收兵回营。

二、命多尔衮、罗托、公屯齐等人率领四旗护军,土谢图带领亲兵前往锦州,在塔山大路上设置第一道防线;命巴布海、图赖率领正黄旗骑兵,设置第二道防线,截击溃败明军。作战任务:严密防守,奋力截杀。

三、命阿济格到塔山设卡。作战任务:如果明军冲破两道防线,越过塔山逃跑,率领巴布海、图赖从宁远向连山方向追击。

三、命达齐堪、辛达里、纳林等人带领枪炮手到笔架山,保护粮草。

四、命伊拜、谭拜在杏山城四面埋伏,截击逃入杏山城的明兵。作战任务:不准远追,无令不得擅自收兵。

五、命达尔汉等人负责检查库鲁克达尔汉阿赖、伊拜等部在杏山扎营位置。如果扎营位置不合适,就移营别处,并统计各军斩敌人数。

皇太极听说明军监军张若麒要从小凌河乘船逃跑,立即派赖虎、巴特玛率兵追击;为确保拦截成功,又命谭泰率领400名正黄旗护军到小凌河西,直抵海边,绝其归路。

黎明前,皇太极派完最后一支部队。

杀气腾腾的清军,奔赴各自的阵地。慌乱的明军,被清军追得如兔子一样无目的地逃窜。

吴三桂、王朴等人沿着海边向杏山城方向逃命,遭到清军迎头痛击。东有大海,潮水在涨;前后有食人蚁一样的清兵,越来越多。数万漏网之鱼般的明军,不再比谁杀敌最多,而是比谁跑得更快。

丢盔弃甲的明军,被冰冷的海水淹没,被无情的清军斩杀。最后,只有200人进入杏山城。

马科、李辅明等人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踏着士卒尸体铺就的通道,遁入塔山城。

崇祯皇帝派到松锦前线的代表、陈新甲最信任的人、催战积极性最高、口口宣称为皇帝负责、为大明国民负责的张若麒,从海上乘船逃到宁远。

太阳再一次升起,普照的不再是大地,而是累累死尸和黑紫色的血层。平静下来的海面上,明军的尸体,像群群疲倦的水鸭子一样,漂来**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