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比死亡还可怕的东西有很多(第2页)
卢家军行至蒿水桥,与清军主力部队相遇。卢象升把5000残兵分成3路,命令虎大威、杨国柱分别率领左、右军,他率领中军,与清兵展开激战,杀退一批清兵。
夜半时分,几万清军精锐骑兵如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涌来,把疲惫不堪、饥饿难耐的卢家军分3层包围,如铁桶一般。
虎大威几次带兵从不同方向突围,均告失败。
卢象升见自己被数倍于己的清军包围,除了死战别无选择,于是大声高喊:“虎将军,我们为国尽忠的时刻到了!”
卢象升手提战刀,一边喊一边冒死向前冲杀。督师的英勇,鼓舞着将士,一起高喊着扑向清军阵地。
实力悬殊的战斗,从凌晨一直持续到晚上。明军拼到弹尽矢绝,也未冲出清兵的包围圈。
卢象升身中4箭,负3处刀伤,浑身上下皆是乌黑的血渍。身负重伤、腹中无食、外无救援的他,依然带领将士们与清军进行近身肉搏战。
年仅39岁的卢象升,流尽了他最后一滴忠君爱国之血,最后倒在漆黑、冰冷的战场之上。
掌牧官杨陆凯担心清军仇恨卢象升,战后会把卢象升的尸体砍成肉酱泄愤,就把卢象升的尸体压在身下。结果,他背中24箭惨死。
这场恶战,只有虎大威、杨国柱等几个人,最后冲出清军的包围圈。5000卢家军全军覆没。
驻扎在鸡泽的高起潜,得知卢象升被清军重兵包围,幸灾乐祸,持隔岸观火的态度。
当细作报告卢象升血战一天突围无望后,高起潜赶紧命人起营拔寨,迅速远离清军。没想到,他们在盲目撤退途中,中了清军的伏击。高起潜在亲兵的护卫下,得以逃脱。
高起潜率残部摆脱清军追杀之后,对手下人下了封口令:关于明军巨鹿战败之事,不传,不说,不打听,任何人问起都说不知道。泄露消息者,杀无赦。
新任各路援军总指挥的大学士刘宇亮,率部在定州驻扎。当他看到卢象升部全军覆没的败报,竟然吓得尿了裤子,瘫在地上,不能直立行走。
待他情绪稳定之后,率部躲进保定孙传庭的兵营。他觉得,在孙传庭的营中,要比自己带兵在外安全一些。
作为兵部尚书,杨嗣昌得知卢象升部战败的消息,不但不悲伤,反而很高兴。在杨嗣昌眼里,不懂官场生存哲学、破坏官场零规则的卢象升,远比杀人不眨眼的清军可恨。
杨嗣昌通过拆台、下绊、挖阴沟等手段,把以前战无不胜的卢象升推到悬崖边上。经过几个月的漫长等待,他终于看到政敌倒下,迫不及待地想冲上去狠踹几脚。
杨嗣昌想给卢象升扣上一个遇敌不战、私自退却的帽子。还没等他把污蔑卢象升的报告递交给崇祯皇帝,卢象升英勇牺牲、为国捐躯的消息便传到兵部。
杨嗣昌非常希望卢象升死掉,但他却无法接受卢象升这个死法。如果卢象升战死,他的报告就白写了,崇祯皇帝还得追封卢象升。这个结果,杨嗣昌接受不了。
杨嗣昌派出3个调查员,到巨鹿地区调查卢象升是否真的战死。3人经过详细的走访、勘察,获得两军蒿水桥战斗的第一手资料,确认卢象升为国牺牲无疑。
3人中,有一个叫俞振龙的人,被卢象升率领孤军血战到底的事迹感动。他回北京后,把卢象升英勇牺牲、为国捐躯的事迹,逢人便讲,遇人便说,到处宣传。
杨嗣昌一直压着卢象升的死讯不报,目的是想让3人提供卢象升畏战潜逃的调查报告。没想到,俞振龙成了卢象升为国捐躯的义务宣讲员,使他端着特意为卢象升精心缝制的反动帽子没地方扣。
气急败坏的杨嗣昌,命人把俞振龙秘密抓捕,然后严刑拷打,逼他承认因接受卢家人的贿赂,进而编造了卢象升壮烈牺牲的谎言。
俞振龙被杨嗣昌的卑鄙行径激怒,宁死不改口。杨嗣昌命人鞭打俞振龙3昼夜,直至把他活活打死,也只从他口中得到一句话:天道神明,无枉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