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喜欢斤斤计较的人(第1页)
远离喜欢斤斤计较的人
有三个和尚,他们从井里打来一桶水,之后颤巍巍地抬着三个把手的架子回寺。不想,半路上遇到了一座桥,只能够让两个人同时通过,他们互不相让,斤斤计较,谁也不想吃亏,干脆坐了下来争执,这样谁也过不了桥。为了不让自己吃亏,竟然把一个过桥的小问题演变成了一个大问题。
这个小故事虽然略显夸张,但也反映了部分现实。如果每一个人都斤斤计较的话,事情就会被弄得一团糟。
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与他人相处时,吃不得半点亏,更受不了半点气。利益稍被侵犯,他们便表现出雷霆万钧的愤怒。
隐忍者会选择远离这样的人。包容和气度才能构成吸引力和凝聚力,跟斤斤计较的人在一起,难免失去忍耐性,从而无法顺利地做事,破坏本该正常的合作氛围。
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经常都会遇到一些精明过头的人。他们斤斤计较于得失利弊,为了芝麻大小的利益不惜与同事撕破脸皮,不能吃一点小亏。而他们看起来似乎也因此获得了一些利益。比如,公司给所有的员工发放一批福利用品,最后剩下一件,一个“精明”的职员笑呵呵地捡起它,以它有瑕疵的借口将其据为己有,其他人也不好反驳,只好由他拿去。或者,上司分给部门一个临时任务,某位精明的员工看出任务十分麻烦,便借故推给其他同事。类似的精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占了便宜,实际上却使自己的形象受损,破坏了人际关系。
在与同事相处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过于较真,凡事爱斤斤计较。倘若我们在与同事相处时,能时时抱着宽容他人的态度,那么良好的同事关系就会建立起来,更不会出现难以化解的是非恩怨。
职场中人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性格,各种不同混合在一起,便自然而然形成了不同的群体。如何在这样的环境里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相当困难的,却也是不容回避?的。
如果你非要斤斤计较,随便挑也能找到四五件让自己生气的事情。比如他人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同事犯错牵连到自己,等等。面对这些事情,有的人不会即时发作,只会暗中记下,伺机报复。然而,这种睚眦必报的心理,非但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反而会影响自己的情绪,降低工作效率。
在这个问题上,有一部分人处理得非常出色,有些人则处理得极为差劲。于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些人在职场上深受欢迎,如鱼得水;而有些人则四面树敌,难以融入集体。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多种多样,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为人处世的原则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人际关系。某些员工在与同事相处中,“利”字当头,不想吃一点亏,只想占尽所有的便宜,他们拈轻怕重,不断踩着别人的肩膀向上爬,对待自己和他人使用双重标准。期待着这样的人能招人喜欢,拥有和谐的同事关系,简直比登天还难!
如果我们能够与人为善,做到严格要求自己,以宽广的胸怀对待他人,积极跟同事配合,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的话,处处受到同事的欢迎则是理所当然的。
因此,“宽以待人,胸怀大度”的原则是我们与同事和谐相处的根本。本着这个原则,尽量不要与同事计较琐碎的利益,将目光放长远,做到宽容大度,这样就能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也为自己施展才能打下稳定的基础。
吃点小亏未必就是坏事
有的人与同事关系不好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过于计较自身的利益,同时不在乎他人的利益。这种自私的行为无疑会激起他人的反感。蝇头小利未必能带给你很多的好处,反而会使我们身心俱疲,破坏良好的人际关系,实在是得不偿失。忽略那些细小且不大影响自己前程的好处,多多谦让,你的豁达无疑会赢得他人的好感。
吃点小亏,适当“让利”,多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仅可以展现我们的能力,也会加深与同事的感情。善意的给予,至少不会给自己带来伤害。俗话说得好,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这是一种高明的处事智慧。
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吃亏,也不可能从来不吃亏。以理性的态度看待吃亏,才能帮你走出人际关系的迷雾。
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无法做到绝对公平,有人占到了一点便宜,就必然有人要吃亏。如果人们强求世上任何事物都公平合理,就连生物链也无法维系。鸟儿要吃虫子,虫子要吃树叶,世界是一个均衡循环的存在,维护着万物各自的利益。
既然吃亏在所难免,那又何必去折磨自己呢?
人与人之间总是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人的境遇好过你的,无论怎样抱怨也不能改变这个现实。最智慧的态度莫过于避免与人比较。最重要的是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通过提升自我来努力追赶对方。
如果我们能以这种宽容的姿态去看待所谓的“吃小亏”,自然会为自己营造一种好的心态,以更积极正面的态度去处理与他人的利益纷争。
认清并坚持你的价值观
面对同样的事情,两个人却有不同的看法,做出不同的选择。为什么?两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在乎的事情也不同,不同的价值观指引着他们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