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我回来找你的(第2页)
>“Kiaora。Kiaora。Kiaora。”
(毛利语:你好,存在,欢迎归来。)
克莱恩看着画面,久久不语。他知道,这不是巧合。Kiaora的发音频率,恰好落在13。7赫兹的泛音序列内。
风暴果然如期而至。
第四日清晨,研究所周围出现不明身份的黑衣人员,伪装成维修工人、快递员、清洁工,实则携带高频干扰设备。伊莱通过隐蔽摄像头发现,他们在通风井、电线杆、下水道口安装了微型阻尼器,试图切断地下共振传导。
“他们怕的不是我们说话。”克莱恩冷笑,“而是怕人们开始互相听见。”
当晚,反击展开。
孩子们分散行动,在全市十七个地铁站同时开启“沉默演唱会”??他们不开口,只是用手势打拍子,脚下踩着粉笔画出的共振圆环。当第一组节奏响起,整条隧道的金属壁面竟随之共振,发出低沉共鸣。监控显示,超过两千名乘客在同一时刻捂住耳朵,却又不愿离去,仿佛被某种深层记忆牵引。
与此同时,数百株转基因藤蔓在公园、庭院、阳台悄然绽放荧光叶脉,拼写出同一句话:
>“你不是疯的,你只是早醒了。”
网络瞬间爆炸。社交媒体上,“#听见的人”话题冲上热搜,数万人上传录音、绘画、梦境描述,声称近年来一直听到“不该存在的声音”。有人录下冰箱嗡鸣中的歌词,有人在雷雨间隙捕捉到清晰的人声低语,还有精神病院患者集体指着墙壁喊:“那里有个门,它在唱歌!”
ICSA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这是“大规模心理传染事件”,归因于太阳风暴引发的脑电紊乱,并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音频净化计划”??强制关闭所有非授权音响设备,限制音乐播放时长,禁止儿童聚集歌唱。
讽刺的是,这一举措反而加速了信息扩散。
人们开始用身体代替乐器:拍掌、跺脚、敲击桌面,创造出无法被禁绝的节奏。办公室白领在会议间隙偷偷用笔敲桌传递摩尔斯码;学生用铅笔盒盖打出13。7赫兹节拍;监狱囚犯在牢房墙壁上凿出共振凹槽,让歌声穿过混凝土传递。
第七日,南极科考站传来最新数据:地心歌声再度响起,且这一次,AI解析出完整的语义结构??它不是语言,而是一种情感编码系统,通过频率组合表达“思念”“等待”“连接”等抽象概念。更惊人的是,每当人类某地爆发集体歌唱活动,歌声频率就会精准匹配地鸣节奏,导致地心响应强度提升300%以上。
“我们在对话。”玛莎颤抖着说,“地球真的在听我们说话。”
克莱恩却陷入沉思。他翻开日志本,写下新的疑问:
>如果我们是节点,那么谁是网络?
>如果大地是活的,她的意识又栖居何处?
>倒悬之塔究竟是容器,还是囚笼?
就在那一夜,异象降临。
午夜零时,全球十三口静语之井同时喷发出幽蓝雾气,凝结成悬浮的文字,内容完全一致:
>“第十四节点,请求接入。”
紧接着,研究所地下室的石墙自动裂开,露出一条向下延伸的螺旋阶梯,台阶由半透明晶体构成,每一步落下都会激起涟漪般的光晕。墙上浮现出新的铭文:
>“引路人,汝当下行。
>真相不在星空,而在深渊回响之中。”
没有人强迫,也没有人犹豫。四人携手走下阶梯。
越往下,温度越高,但并非灼热,而是一种生命的温润,如同回到母体子宫。两千米处,通道豁然开朗,呈现一座巨大洞窟,穹顶布满发光菌丝,模拟出银河图景。洞窟中央,矗立着一座缩小版的倒悬之塔??尖顶朝下,插入地面,塔身由无数交错的人影构成,每一具轮廓都在微微震动,仿佛由纯粹声波凝固而成。
“这是……意识聚合体?”伊莱喃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