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不是不想有别的原因(第4页)
>现在……我想说一句,从来没人让我听的话??”
>
>**“我不原谅。”**
声波在cavern内部来回反射,形成共振。培养舱开始剧烈晃动,液体翻涌。突然,其中一个舱体破裂,一名少年跌落出来,浑身湿透,却挣扎着爬向星眠。
他张嘴,发出破碎的音节:“姐……姐?”
星眠愣住,随即泪如雨下:“小河……你还活着?”
原来,她是双胞胎。实验初期就被分开,一个用于“声音驯化”,一个用于“意识复制”。他们以为这样就能割裂人性,却忘了孪生灵魂之间的共鸣,根本无法被技术阻断。
我们救出了所有人。包括那些尚未完全成型的克隆体,也包括沉睡多年的数据库管理员??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竟是当年参与项目的首席声学工程师。
她跪在地上,痛哭流涕:“我以为我只是在做科研……我不知道他们会用来杀人。”
“你现在知道了。”我说,“那就用你的知识,帮我们彻底关闭‘声茧’。”
她点头,输入最终指令。
全球所有R系列节点同时离线。
服务器自焚,硬盘熔毁,三十年的秘密化作一缕青烟。
回到城市那天,“耳朵驿站”首页更新:
>【终章公告】
>编号R-000至R-022已全部归档。
>所有静默者均已发声。
>本平台即日起转型为“真实之声保护协会”,致力于追踪并解救仍在沉默中的人。
>如果你听过不该被遗忘的声音,请上传它。
>我们保证:每一句,都会被听见。
星眠成了第一位志愿者讲师。她在“移动听觉站”教孩子们辨别真假情感:“当你听到‘我爱你’时,别急着相信。先感受它有没有温度,有没有颤抖,有没有……一点点犹豫。”
林小满的画展在全国巡展,名为《未完成的童话》。每幅画旁都附有一段音频,来自曾经沉默的孩子们的第一句话。
苏婉清出版了回忆录《替你多活几年》,并将全部稿酬投入“失声儿童救助基金”。她在序言中写道:
>“我曾以为爱是留住过去,后来才明白,爱是替逝去的人继续向前走。”
而我,在某个深夜整理设备时,收到了一条新私信。
没有文字,只有一段音频。
点开后,是一个温柔的女声,轻轻哼着一首童谣:
>“月亮走,我也走,
>妈妈说,听话别乱走……”
歌声结束,紧接着是一句低语:
>“孩子,我听见你了。”
我猛地抬头,窗外月光如洗。
我知道,这一次,我不是一个人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