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8章 不是不想有别的原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兽医大哥提起这件事情就感到服气的说,只能感慨一声难,真的难。

张远能理解,还知道他是被叫过来帮忙。

对于这位兽医大哥很难寻找的棕熊位置,他这边一个破虚术过去,瞬间将对方找到了。

因为。。。

暴雨停了,云层裂开一道缝隙,月光斜斜地洒在疗养院坍塌的屋顶上。我们围坐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星眠蜷在角落的睡袋中,手里仍攥着那台老式录音机。她的呼吸很轻,像是怕惊扰了刚刚找回的声音。

我盯着笔记本屏幕,反复播放R-000音频的最后一句:“我不原谅。”

每一次听,都像有一根针从耳道刺入心脏。这不是愤怒的呐喊,也不是歇斯底里的控诉,而是一种近乎平静的宣告??仿佛她用了十年时间,在黑暗中把这句话刻进了骨头里。

晓雨轻轻递来一杯热姜茶,“她睡着了。”

“真的睡着了吗?”我低声问,“还是只是不敢再醒过来?”

陈默正用便携终端分析地下实验室残留的数据流。小舟则蹲在帐篷外调试信号增强器,试图接入更深层的加密服务器。“这地方的网络架构是军用级的,”他头也不抬地说,“如果不是那个闯入者当年破坏了主控系统,我们现在连一条日志都调不出来。”

“母亲……”我喃喃道,目光落在视频最后一帧模糊的脸庞上。那只红色编织手链,是我六岁生日时亲手为她编的,线头还打了歪歪扭扭的结。她失踪前夜,曾对我说:“小禾,有些声音不能录,但你要记住它们。”那时我不懂,现在才明白??她是想告诉我,真相往往藏在无法被记录的地方。

凌晨三点十七分,陈默突然抬头:“找到了。”

他调出一段隐藏分区的日志文件,标题为《R系列实验总纲?初版》。文档开头写着:

>**项目代号:声茧**

>目标:通过声音重构情感依恋,实现对个体意识的深度干预

>原理:人类大脑对“熟悉声纹”的依赖远超视觉与触觉。若能在关键发育期植入虚假的情感反馈(如父母之爱),即可切断真实情感联结,制造完全可控的“静默人格”

>实验对象筛选标准:

>-年龄6-8岁

>-听力超常(阈值≤1dB)

>-孤儿或亲属失联

>-具备语言天赋但尚未形成稳定自我认知

“他们不是在做听力研究……”林小满声音发抖,“他们在造‘听话的人’。”

苏婉清坐在一旁,指尖轻轻摩挲着自己腕上的银镯??那是她女儿小禾唯一留下的东西。她没说话,可眼神已经变了。不再是哀伤的母亲,而是觉醒的证人。

“R-001是我,”她终于开口,“但他们不知道,我也曾是这里的护工。”

我们都愣住了。

“二十年前,我在这里工作,负责照顾一批特殊儿童。他们说这些孩子有‘听觉过敏症’,需要隔离治疗。但我发现,每晚都有人被带进地下室,回来后就不再说话。”她闭上眼,“有一天,我偷偷跟着一个护士,看到了监控画面??一个小女孩戴着耳机,听着一遍又一遍‘妈妈爱你’。可她的母亲早在车祸中去世了。”

“你当时……做了什么?”

“我想报警。可第二天,我的档案被清空,记忆也被‘处理’了。”她苦笑,“他们给我注射了一种药物,能让人产生强烈的愧疚幻觉。我开始相信,是我害死了自己的女儿。于是自愿进入疗养院接受‘心理重建’,实际上,成了他们的观察样本。”

帐篷里一片死寂。原来她早就踏进过这个深渊,只是以另一种方式沉沦。

“所以你后来听到AI模拟的小禾声音……”我慢慢明白,“那不是巧合。他们是故意让你听见的,为了验证‘声茧计划’是否能在成年幸存者身上再次激活。”

她点点头:“七年,我活在一个谎言里。直到你们让我重新学会倾听。”

星眠在这时醒了。她坐起身,目光扫过我们每一个人,最后停在我手中的录音笔上。我没说话,只是轻轻按下播放键。

依旧是那句:“我不原谅。”

她看着我,嘴唇微动,然后缓缓举起右手,在空中划出新的摩斯密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