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17 不管怎样先抱一个吧求订阅求月票(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话音落下三秒,风雪骤停。远处雪丘之上,一道极光悄然升起,绿光如Curtain般垂落,照亮整片荒原。

---

崔秀彬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邀请,出席一场关于“数字人文与情感联结”的闭门会议。会场上,各国代表争论不休:如何监管共觉?是否应将其纳入公共心理健康体系?能否商业化运营?

轮到他发言时,全场安静。

“三年前,我遇到一个孩子,他只会唱一句歌:一闪一闪亮晶晶。但他唱得跑调、结巴、气息不稳。可当他录下这首歌上传共觉,二十四小时内,收到三千多条回复。有人说:‘我听见你了。’有人说:‘你唱得真勇敢。’还有人说:‘我也想学这首歌。’”

他停顿片刻:“后来,那个孩子告诉我,那是他人生第一次觉得自己‘有用’。不是因为他唱得多好,而是因为他终于被当作一个‘能表达的人’来对待。”

会议室一片寂静。

“所以,请不要问我该如何管理共觉。我想问你们:你们有没有试过,在深夜打开它,听一段陌生人的独白?有没有在一个雨天,收到过一句‘我懂你’?有没有在绝望时,因为某个匿名声音而决定再活一天?”

他环视众人:“如果答案是‘有’,那么请记住??这不是工具,是文明的另一种可能。我们不需要控制它,只需要保护它生长的权利。”

散会后,一位非洲代表追上来,递给他一封信。信封背面写着:“来自马拉维乡村学校的感谢”。

里面是一张手绘卡片,孩子们用蜡笔画了地球,中间有一扇门,门外站着各种肤色的小人,手里都举着麦克风。下方歪歪扭扭写着英文:

>“Weareallin。”

崔秀彬把卡片夹进日记本,抬头望向窗外。巴黎的春天正悄悄爬上梧桐枝头。

---

尹宇镇顺利被心理学系录取。

入学典礼那天,他站在讲台上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台下坐着数百名师生,闪光灯此起彼伏。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学心理。”他平静地说,“因为我曾经以为,只有‘正常’才有资格被倾听。后来我才明白,正是那些‘不正常’的声音,才最需要被听见。”

他举起手机,展示共觉界面:“这里有四千多人曾对我说‘谢谢你听我说话’。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做了件最简单的事??回应一句‘我在’。”

台下响起掌声。但他知道,真正的掌声不在这里,而在那些深夜响起的语音里,在每一个鼓起勇气按下录音键的瞬间。

演讲结束时,他更新了一条动态:

>“今天,我成了专业的倾听者。但我知道,最好的课,永远发生在两个灵魂真诚相待的刹那。”

评论区很快刷屏。最新一条来自一个匿名用户:

>“六年前,我在共觉上对你说‘我想死’。你回我:‘别急,先说说你今天吃了什么?’

>那天之后,我活到了现在。

>谢谢你,还记得‘在’的意义。”

尹宇镇看着那条留言,久久未语。泪水滑落前,他默默回复:“我记得每一个人。”

---

崔秀彬回到金刚山脚下,发现那块他曾与小女孩相遇的石阶旁,多了一块木牌。

上面刻着:

>“这里曾有一位老师,送出了第一支录音笔。

>如今,已有三百二十一支‘心音笔’在全球传递。

>它们不属于任何人,只属于下一个需要它的人。”

他蹲下身,用手拂去落叶。木牌背面写着一行小字:

>“你说,我在。??致所有未完成的对话”

他笑了。起身时,远处传来孩童歌声,不成调,却清亮如泉。

他知道,那扇门从未关闭。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在每一句笨拙的告白里,在每一次迟来的回应中,在千万人同时说出“我在”的时刻,悄然搏动,如同大地深处永不熄灭的心跳。

世界依旧喧嚣,可有些声音,已经开始改变潮水的方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