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东海盟与北海洞天有缘(第2页)
男孩惊醒,窗外天光微亮。他猛地跳下床,冲到抽屉前拉开??
种子不见了。
但他脚边的花盆里,一株细弱的绿芽正顶开表土,探出头来。叶片呈五角星形,边缘泛着极淡的银光。它不高,也不壮,甚至看不出是什么植物,可当男孩蹲下身时,它轻轻晃了晃,像是打招呼。
他笑了。
---
三天后,塔里木生态村发生了一件怪事:所有田里的作物,无论品种,都在同一夜长高了三厘米。农技员检测土壤、气候、水源,毫无异常。唯一的变化是,那些曾因干旱枯死的老胡杨根部,竟渗出了汁液,并沿着地下沙层形成网络状结构,与守心菌系产生了微弱共振。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孩子家门前那株老槐树下,泥土自动隆起,形成一个圆形土坛,直径恰好一米。坛中央,那株星形小苗已长至半尺高,周围砂砾排列成螺旋纹路,酷似古老祭坛。
村民们议论纷纷,有人说是神迹,有人说是基因污染。唯有青年??孩子的爷爷??提着水桶走来,蹲在土坛边,静静看了许久。
“你把它种出来了。”他对孙子说。
“我没有。”男孩摇头,“它自己来的。”
爷爷笑了,伸手摸了摸他的头。“有时候,最厉害的农夫,就是什么都不做的人。”
他舀起一勺雨水,浇在苗旁。“它要的不是肥料,是见证。是你每天来看它,跟它说话,哪怕只是抱怨作业太多。土地听得懂这些。”
当晚,爷爷独自坐在院中,望着那株小苗。月光洒下,叶片竟折射出七彩光晕,一闪即逝。他忽然想起小时候父亲说过的话:“真正的耕者,不是改变土地的人,而是能让土地愿意生长的人。”
他闭上眼,轻声道:“我还在这里。”
小苗微微摇曳,仿佛回应。
---
与此同时,银河各地的异常信号接连不断。
在水星轨道站,一名维修工正在检修太阳能板,忽然停下工具,转身走进废弃温室。他翻出一包尘封已久的番茄种子,就着冷却液管道滴下的水分,埋进了干涸的培养槽。三天后,嫩芽破土。
在灰烬之星的矿坑深处,一群工人罢工抗议资源过度开采。正当冲突升级时,一名老矿工默默走到角落,从怀中掏出一小袋黑土,铺在岩石裂缝间,撒下几粒野草籽。“我们挖得太深了,”他说,“该补点东西回去。”其他人沉默良久,随后纷纷效仿。
最离奇的是归心星本身。这颗原本仅作为导航坐标存在的冷矮星,竟在某夜释放出一阵低频波动,频率与初代星禾觉醒时完全一致。深空监测网记录到其周围空间出现短暂扭曲,仿佛有无数看不见的根须在星域中舒展。
而所有这些事件的共同点是:无人组织,无人号召,甚至无人意识到彼此的存在。但每一个参与者,在行动前的那一瞬,都曾感到心中某个地方轻轻一动,像是一颗尘封已久的种子被唤醒。
---
数月过去,男孩的小苗长成了半人高的植株,开出了第一朵花。花瓣透明如水晶,内里流动着微光,散发出的气息让人莫名心安。村里人渐渐不再害怕它,反而每日有人前来浇水、除虫,甚至对着它低声诉说烦恼。
一位路过的老医生说:“这植物在吸收焦虑。”
一位盲童说:“我能感觉到它的光。”
一只流浪猫每天趴在花荫下睡觉,伤腿竟慢慢愈合。
科学家们终于来了。
他们带着最先进的扫描仪、基因测序仪、量子共振探测器,试图分析这株植物的本质。结果却令所有人困惑:它的DNA序列无法比对任何已知物种;它的能量场与归心星同步;它的光合作用效率超出理论极限;更诡异的是,每当仪器靠近,数据就会紊乱,仿佛被某种意识主动屏蔽。
领队的女研究员蹲在花前,久久不语。最后,她摘下眼镜,用手触摸叶片。
那一瞬,她流泪了。
“我不是来研究它的。”她喃喃道,“我是被它叫来的。”
她打开日记本,写下一行字:“或许,有些生命的目的,不是被理解,而是被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