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徐霞客的十和院(第2页)
“真不愧是比俪江还要更古老的地方。”
“你猜猜徐霞客有没有来这里。”
“都去了俪江,怎么可能没来涑河。”
“真聪明,走吧,随意逛逛。”
“我看过他那本书的好吗。”
“那他怎么描述这里的?”
“可恶,我那时候哪里记得住。”
李萌萌轻轻的戳了戳他手臂。
气呼呼的脸蛋上写满了不开心。
李浔则是乐呵呵的买了两个烤玉米。
“1638年,徐霞客先去了俪江,然后到了涑河的确留下了几句话,‘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
“呼呼~”李萌萌吹了吹烤玉米,“对对对,有这句。”
“好香哦,脆甜脆甜的。”
“不过,十和院是什么。”
李浔也咬了一口:“涑河,在古代也被称为十和。”
“原来如此。”
两人在涑河中玩走了好一阵,还买了两个饵块顺着河流边走边吃。
河流穿行在街道之中,两边的商铺都还关着门。
不过从招牌很容易看出来,这里就是美食街。
顺着河边走,也不知道走到什么时候,明显能感觉到越来越往上。
直到忽然看到一块长条的石头树立在地上,石头上还用蓝色写着四个字——九鼎龙潭。
李浔这才发现,他们已经走到了溪流的源头。
“这水潭好漂亮。”李萌萌惊喜的说道。
“清澈见底,又倒映这周围的树木,的确好看。”
两人看着潭水在波光中跳舞,而其中的游鱼自得其乐,也是心情愉悦。
“那边是寺庙吗?”李萌萌指了指对面的楼房。
“那是龙泉寺,也是因为这里日夜涌泉的缘故,涑河人把这里奉为神泉,特意在这里建了这个寺庙。”
两人回首身后,涑河远近的风光尽收眼底,漠漠水田,烟波拂柳,鸡犬争鸣。
俨然一副田园牧歌的生活气息。
“哎,这里也太适合生活了。”
“以前的文人墨客也很喜欢涑河,看到那楼了吗?”
“嗯?咋了?”
“那些文人墨客就特别喜欢在月夜登楼,附庸风雅的吟诗作对,这就是涑河的八景之一,龙门望月。”
“涑河八景?那其他的是什么。”
“比如说我们在上面停留,那座很古老的桥,是八景之一烟柳平桥。”李浔示意她看水潭,“诺,你有没有看到倒映在水潭里的玉垅雪山?”
“额,一点点。”李萌萌看着水中的倒影,有些不确定。